下载此文档

试析从《师说》中的“传道授业解惑”思想看大学教师教学使命.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试析从《师说》中的“传道授业解惑”思想看大学教师教学使命.doc试析从《师说》中的“传道授业解惑”思想看大学教师教学使命
一、传道
(一)何谓道
“道”原意是供行走的道路。道德经中,“道”被借用来表示万物的本源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这句语句中的“道”,是关于事物规律、原理的道。而“道可道,非常道”中的第一个“道”字的含义则是关于万物本源的道。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道”字的含义,韩愈在《师说》没有明确解释,但是在他的另一篇文章《原道》中,他对道做了详细的解释。“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韩愈认为儒家之仁义即为道。
(二)传什么道
儒家经典《大学》的开篇第一句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中的大学是相对于蒙学而言,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学不同,但也含有高等教育的意思。古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受教者实现道德的完善。现代教育体系下,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仍是培养至善之人。至善之人,既要具备“孝”、“信”、“仁”、“义”之德,又要具有正确认识客观规律之智。因而,大学教师应向注重向学生传授孔子、老子之道的精华思想。
孔子之道注重对主观世界的认识。仁义礼智信是孔子之道的核心,也是其思想精华。弟子规说: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一个人首先要注重思想道德的修养,个人道德修养提高后,再学****其他知识。道德修养包括哪些方面?儒家认为应是孝弟。孝即孝敬父母,弟即善兄弟。一个人只有先“老吾老”、“悌吾弟”、“幼吾幼”,才能老“人之老”和悌“人之弟”、幼“人之幼”。首孝悌是泛爱众的基础,而泛爱众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老子之道注重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老子之道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本源之道,是人类对宇宙形成的认识。二是规律之道,即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趋势和必然性。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应能正确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永恒主题。
教师传道必须把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传播融合起来。这对于传播真理、传播科学人文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三)怎样传道
教师传道主要有两种方式:言传与身教。言传就是老师在课堂上或者生活中,用言语把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若想给学生一杯水,他就不能只拥有一桶水,他必须是川流不息的河、容纳百川的海。因而教师必须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教师应该博览群书,通晓科学人文知识,掌握科学人文文化。身教就是教师要用自己的品格、良好的道德行为去影响、启迪和感化学生的心灵。
二、授业
(一)什么是业及授什么业
“业”的意思比较多。古文凡所攻治者皆曰业,一般指事业或职业。现代社会,大学要传授学生在社会上生活的技能,包括专业技能、思维技能和交往技能。专业技能模块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在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其内涵不仅是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涉及到学生对科学思想和知识的应用。学生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学****知识、传承文化,更重要的是要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工作中。思维技能模块关系到学生是否具有社会所需的创造力。在知识经济的年代里,创新创造能力是决定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传授思维技能就是

试析从《师说》中的“传道授业解惑”思想看大学教师教学使命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