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东南大学第十七届结构创新竞赛暨第七届南京高校邀请赛.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东南大学第十七届结构创新竞赛暨第七届南京高校邀请赛”
加载组A竞赛题目及细则
一、基本竞赛规则
本次加载组竞赛所施加荷载为利用大型振动台模拟的实际水平地震作用。
参加加载组竞赛的每一个队伍需要设计并制作一个房屋模型,用以承受附加铁块载重,并抵抗振动台所产生的人工地震作用。在正式加载时,参赛模型将被分批置放于振动台上,并施加若干级不同大小的地震作用。地震作用将先由小地震开始,逐级加大,最大的地震加速度将到达1600gal (1600cm/s2)。地震加载如右图所示。
所有参赛队伍的模型自身质量(MM)、承载铁块的加权重量(We),与测试后之模型能承受的最大地震力大小(I) (详见模型破坏准则),都将被记录下来,用以计算每个参与队伍模型的效率比(efficiency ratio,具体计算方法见赛题第四、五部分)。
依据模型的结构造型与体系、模型制作工艺和加载效率比结果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具体评分细则见赛题第七部分),依据综合评分排序决出加载组竞赛获奖队伍。
二、模型材料
(1) 木材:用于制作结构构件。尺寸:长度1000mm,截面有50mm×1mm、50mm×2mm、2mm×2mm、6mm×6mm;性能参考值:×104MPa,顺纹抗拉强度30MPa。
(2) 502胶水:用于构件之间的连接、模型与底板的连接。
(3) 热熔胶:用于铁块的固定。
(4) 模型固定底板:厚度约6mm的木板,长与宽分别为29cm与29cm。底板上除组委会预设的孔洞外,严禁参赛队伍另行钻孔。
三、模型要求

(1) 基本结构: 模型必须至少包括一个房屋的基本骨架,可采用框架结构体系或外框架-内核心筒结构体系。全部模型只能采用竞赛提供的材料制作。
(2) 模型大小:模型总高度不得超过75cm。总高度为底板顶面至模型顶面的垂直距离。模型底面尺寸不得超过22cm×22cm的正方形平面,即整个模型(包含所有柱脚细部构造)需放置于该22cm×22cm正方形平面范围内,模型底面外轮廓与底板边缘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保证底板能顺利安装于振动台上。
(3) 楼面数:模型必须至少具有4个楼面。底板视为模型第一楼层的楼面。底板以上的各楼面范围须通过设置于边缘的梁予以明确定义。模型顶部平面亦被视为一个楼面。
(4) 楼层面积:楼层面积是指楼面各承重分区最外围的梁构件所包络的平面面积。模型总楼层面积必须在750cm2至1800cm2的范围之内(不含底板所在的楼面面积)。每个楼层面积不得小于100 cm2。
(5) 楼层净高:模型底部的楼层净高应不小于18cm,上部的楼层净高应不小于15cm。楼层净高是指对于相邻的两个楼面,下部楼面主要横向构件顶部与上部楼面主要横向构件底部之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底部楼层,若底板上设置有地梁,则楼层净高需自地梁顶部开始测算;若无地梁,则从底板顶面开始测算。柱脚加劲肋、隅撑及其他外立面构件不影响计算楼层净高。
(6) 使用功能要求:楼层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刚度,各层空间应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要求。在模型内部,相邻的上、下两个楼面之间不能设置任何横向及空间斜向构件。图2(a)~(c)给出几组示例,便于选手对本条规则的理解。另外,模型底层所有方向的外立面底部正中必须保留能够设置一个14cm×12cm(高×宽)的门洞

东南大学第十七届结构创新竞赛暨第七届南京高校邀请赛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uoxiachuanyue
  • 文件大小175 KB
  • 时间201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