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西南大学规划修改稿.doc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4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总论 2
第二章务川县茶产业历史与现状 3
第一节概况与现状 3
第二节自然气候特点 5
第三节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7
第三章发展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7
第一节指导思想 7
第二节总体目标 8
第三节分阶段任务 8
第四章产业发展重点 11
第一节筛选引进无性系茶树良种及良种苗木繁育推广 11
第二节高标准生态茶园建设 14
第三节茶叶加工体系建设及生产标准化、规范化 19
第四节培育龙头企业,推进茶叶产业化 23
第五节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和完善内外销网络 25
第六节建立茶叶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29
第五章保障措施 31
第一节组织保障 31
第二节体制保障 31
第三节科技保障 32
第四节人才保障 32
第五节资金保障 33
第六章投资计划及效益分析 33
第一节投资概算 33
第二节效益分析 35
第三节资金筹措 36
前言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7〕6号)文件相关精神,以及制订产业规划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本规划的目的是:统筹兼顾,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培育龙头,打造品牌,做大做强,使茶产业成为务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农特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
茶树原产于川、滇、黔毗邻山区,这是多数专家学者的共识,贵州也是茶界所公认的茶树原产地之一。黔茶有着悠久的栽培、加工传统,历史上久负盛名。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有“茶之出黔中,生思州(即今贵州务川等)、播州、费州、夷州
……,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的记载。东晋《华阳国志》、北宋《太平寰宇记》、明代《事物绀珠》、清朝《贵州通志》等文献对黔茶的称道之词又屡屡见诸相关文献。宋代文学家、大书法家黄庭坚也写道:“今往黔州,都濡月兔两饼,施州八香六饼”“味殊厚”。明朝贵州的贡茶数量居全国第二。乾隆五十五年“贵定雪芽”被钦定为贡茶。“都匀毛尖茶”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1982年又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与国酒茅台比肩飘香。
茶产业作为我省的传统优势产业,曾经对贵州经济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很早以前,茶叶就是贵州一些百姓的衣食来源,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就有贵定苗民因天灾茶叶无收,要求免贡免税的碑文记载。新中国成立后的30多年里,茶叶曾是我省仅次于烤烟、油菜的第三大经济作物,扮演过贵州出口创汇大宗产品的重要角色。在这一时期内,国营茶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茶园面积、茶叶产量一路攀升,新产品得到大规模开发,最多时每年出口创汇300万美元以上,产品飘洋过海,远销欧洲、非洲。
第一章总论
从产业发展战略来看,我国农业是为8亿农村居民提供就业、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最重要的产业,也是为城镇居民供应食物、为加工业提供原料的一项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产业。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业面临着许多机遇与挑战。多年来,传统出口农产品存在着的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不高,农民收入增长不快,管理体制不适应以及受到进口农产品冲击等问题日显突出,茶叶生产、加工和市场营销亦面临着同样的困难。贵州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茶区之一,古夜郎的苗、布衣、仡佬等民族把茶视为
“干劲汤”、“长生不老之妙药”。长期以来,这里生产的“都匀毛尖”、“遵义毛风”、“湄江翠片”等成了茶叶故乡人民献给人类的座上佳茗,不仅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各项食品大奖,还为国家换回大量外汇。贵州遵义作为全国乃至世界较大的茶叶市场、“西部茶海”,蜚声海内外,茶叶作为本地最具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亦无庸置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茶业市场由于亚非发展中国家大量低成本红茶的冲击和东欧市场的萎缩,导致国内红茶出口量锐减,红茶生产较长期处于低谷徘徊。与此同时,对人体健康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类绿茶受到国内外市场欢迎,加之其它名优茶、乌龙茶、普洱茶和各类茶食品、医药保健品的不断涌现,不仅使茶叶市场更加多元化,而且大大拓宽了茶叶综合利用的生产途径和市场领域,茶叶在二十一世纪将成为最具市场潜力的特色农产品。
为了充分发挥务川茶叶生态资源优势,进一步推动茶业产业化发展,提升茶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打造务川茶产业知名品牌,为茶区农民致富奔小康做出实际贡献,特制订本规划。
第二章务川县茶产业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概况与现状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西起东经107°30′,东迄东经108°13′,南自北纬28°11′,北至北纬29°05′,东连德江、沿河,南接凤冈,西与正安、道真两县毗邻,北与重庆武隆、彭水两县交界,总面积2777平方公里。全县辖10镇5乡113个行政村(居),,境内共生活着25个民族,其中以仡佬族、苗

西南大学规划修改稿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