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错例分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错例分析,促学生养成良好计算****惯
 
作者:高爱飞    文章来源:乳山市黄山路学校    点击数:289    更新时间:2010-6-25    
    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全过程,计算教学的成与败,直接关系整个数学学科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数学素养的高低。通过不断的思索、实践、反思、再实践,我发现教师如果能够善于挖掘典型错例,围绕错例开展计算教学,不仅会激发学生计算学****的兴趣,还将极大地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养成学生严谨认真的计算****惯。
那么,教师应怎样挖掘错例,又如何围绕错例开展计算教学,养成学生良好的计算****惯呢?我的做法包括主要是:课前——错例分析巧铺垫;课中——错例分析明新知;课后——错例分析促提高。
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全过程,据统计,计算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约占70%的课时。由此可见,计算教学的成与败,直接关系整个数学学科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数学素养的高低。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学生的计算却不尽人意,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通过搜集并分析学生的错例,我发现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抄错题、漏题。有的学生观察不细致,只看到题的大致轮廓,而遗漏了某些细节,导致抄错数或者运算符号。例如把16抄成19,把除号抄成加号等。
2、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运算技能掌握不熟练。例如54除以9等于5,16减9等于5,75+25×3=100×3=300等。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造成学生计算正确率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多是由于学生的不良****惯造成的。教师应该如何开展计算教学,养成学生严谨认真的计算****惯,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不断的思索、实践、反思、再实践,我发现教师如果能够善于挖掘典型错例,和学生一起分析出错原因,以便对症下药。这样做不仅会激发学生计算学****的兴趣,还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反思意识的提高,有助于养成学生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计算****惯。那么,教师应怎样挖掘错例,又如何围绕错例开展计算教学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课前——错例分析巧铺垫
做为数学学科教学,通常知识前后联系十分密切,环环相扣。只要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整个链条的结实程度。例如教学连续进位退位的两三位数加减法时,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一次进位退位的两三位数加减法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针对一次进位退位的两三位数加减法学****中部分学生仍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在复****准备导入新课环节,利用实物投影出示典型错例(如右所示)。这里所出示的错例最好是来自学生课堂练****或家庭作业中真实存在的,而不是教师备课中的想当然或一厢情愿。这样的错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分析错因是十分必要的,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分析错因的积极性,引起他们思想上对计算学****的关注。
课中——错例分析明新知
学****新知识时,我们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通常先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尝试练****探究计算方法。尝试过程中,可能有一些同学能够凭个人知识经验尝试成功,同时也会有很大一部同学由于能力、经验的不足,尝试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以前,我们交流算法时通常采用出示正确算法,然后交流每一步是怎样计算的,多数学生只是被动地听,缺少积极的思维活动,象这种缺少思考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来讲是枯燥乏味的。如何调动起学生参与思考和交流的积极性?经过不断地实践反思,我发现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尝试结果时,作为教师可充分发挥组织者的作用。在学生尝试算法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注意观察面上存在的典型错例,进行典型错例的收集。交流时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有序地出示收集来的错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错因,通过分析错因,从而明白正确的计算方法。
我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时,学生在尝试计算31×12的积的过程中, 出现了几种典型的错例(如右所示)。合作交流时,我先出示了第一个错例,让执这种算法的同学先来谈一谈他是怎么计算的。这时候,我鼓励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这位同学交流的算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听完这位同学的交流后,马上就有同学提出:为什么你用因数12十位上的数字1只去乘31这个因数的十位,而不去乘31个位上的那个1?这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充分地进行争辩,通过他们深层次的辩论,,引导学生明白求12个31是多少,可以将12分成10和2两部分,先求2个31是多少,再求10个31是多少,最后将两部分的积合起来。这时,我接着出示另外一位同学的算法(如下所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他们都认为这样解答正确,只是完成这一道题就需要写3个竖式,书写起来太麻烦了。教师可抓住机会,马上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将这三个算式进行整合,使其书写起来简单一些。这时就会有学生将自己尝试的算法送到前面来,教师可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算法展示出来,如可同时展示两

错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77562398
  • 文件大小114 KB
  • 时间2018-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