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基于政策信号理论国有企业IPO折价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4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国有企业IPO发行折价:
基于政策信号理论的解释
目录
2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
三、研究假设
四、实证检验结果
五、总结
一、引言 IPO折价
首次公开发行(IPO)是证券市场实现资源配置功能的重要环节,发行定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反映了市场运行效率。
大量研究表明,新股发行价格与上市后的市场价格之间常常存在较大差距,形成所谓的发行折价。发行折价是IPO融资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意味着发行人牺牲发行收人, 承担较高的机会成本, 而将好处直接转移给一级市场投资者。
根据Loughran和Ritter(2002) 的估计,美国1990-%,从发行公司转移给投资者的财富高达27亿美元。
3
作为重要的新兴市场,我国IPO市场的发行折价远高于成熟市场经济,
如Tian(2007)计算的1991一2000年A股IPO样本平均发行折价高达267% 。
尽管近年来IPO发行折价有所下降,但在本文样本期2002一2005年,% ,
4
一、引言我国IPO折价
国有企业的发行占相当高的比例:与成熟市场相比, 中国IPO市场的一个重要特色
在2000年以前发行公司几乎全部由国有企业组成,2000年后随着民营企业参与,IPO市场的国有成分不断下降。2002一2005 年的首次公开发行中以政府或国有控股公司为最终控制人的企业占60%,%,平均每家公司转移给一级市场投一级市场投资者的财富约为2亿元。
中国总体偏高的IPO折价成本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分布并不均匀,国有企业大约承担了其中的80%
5
一、引言中国市场特点
在相同的发行制度下,为何国有企业的IPO折价比非国有企业更高。
现有文献:大多从代理成本的角度,用不同所有制企业对管理者激励和监督有效性的差异来解释这一现象,
而本文则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政府战略出发,试图验证IPO定价中包含了政府传递私有化战略意图的信号。
6
一、引言 IPO传递政策信号
二、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
9
国有企业IPO折价(1)代理成本理论
刘煜辉、熊鹏
(2005)
发现核准制下国有企业IPO折价显著大于民营企业;
Kimbro(2005)
国有企业不但发行折价较高,而且会计政策保守;
Tian(2007)
没有发现股权性质对IPO折价具有显著影响
Chen,Choi 和Jiang (2007)
对此进行了正式的检验, 他们推测掌握实际控制权的管理层会将IPO发行的股份分配给对自己职务晋升有益的部门或官员,较高的IPO折价实质是国有企业管理者换取仕途晋升的“***”手段。
他们用年龄以及是否有政府工作经验作为管理层面临晋升机会的代理变量, 发现该变量与IPO折价正相关。
对国有企业较高IPO折价的预期往往建立在代理成本理论的基础认为国有企业对管理者激励或监督不足,造成管理者牺牲国家股东的利益, 低估发行公司的价格。
上述基于代理成本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目前还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国有企业对管理者的监督一定弱于非国有企业。
其次,代理成本理论认为IPO折价是政府股东被动接受的成本, 这很难解释为何政府承受了如此高的成本后还要制定政策限制发行市盈率, 进一步提高发行折价成本。
二、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
Pe ro th ( 19 95 )
向市场发送未来政策的承诺信号, 发行折价就是一种信号方式。
政府的社会目标与外部投资者的经济目标可能存在冲突, 因此外部投资者购买国有企业股票将面临政府改变现行政策、降低股权价值的政策风险, 这将导致市场较高的逆向选择程度。
Dewenter 和Malates ta(1997)
在政府不同经济主张下,国有企业IPO定价策略也不同,
英国国有企业私有化发行的折价程度显著大于私营企业, 但在加拿大和马来西亚, 则恰恰相反
Wei等.(2003)
对我国1990-1997年国有IPO公司发行前后经营业绩的研究
发现这些企业发行后的产出水平、资产额和销售效率都有显著提高, 与未实行私有化的国有独资企业相比, 赢利能力有所改
10
国有企业IPO折价(2)私有化战略的角度

基于政策信号理论国有企业IPO折价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uyin9
  • 文件大小1.66 MB
  • 时间201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