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二章第三节狂犬病.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狂犬病 (Rabies)
第三节
一、概述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引起的人兽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长期以来该病威胁着人和动物的健康和生命,病死率几乎是100%。
病毒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的临床特征是狂燥不安和意识障碍,最后全身麻痹而死,又名疯狗病、恐水症。
二、历史与分布
公元前556年《左传》已有记载。
公元前500年欧洲开始有记载。
公元100年,Celsus认识到了人恐水病与动物狂犬病的关系。
1881年巴斯德在兽脑中发现病毒,并于1885年创制出了人的疫苗。
1904年Negi在狂犬病畜脑中发现了包涵体,称为内基氏小体。
三、病原
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属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
病毒粒子呈子弹形,一端钝圆,一端平凹,长180nm,宽75nm,由囊膜和核芯两部分组成。
狂犬病病毒的血清型
根据血清学和抗原关系,可以将狂犬病病毒分为四个血清型:
I型: 狂犬病毒原型株。
II型:Lagos蝙蝠病毒原型株。
III型:Mokola病毒原型株。
Ⅳ型:Duvenhage病毒原型株。
此外,EBL1和EBL2株。
不同血清型抗原性不同,其交叉保护力不同,如I型与III型之间完全无保护性。
狂犬病病毒的毒株
野毒株(wild strain)或街毒株(street strain):从自然感染的动物体内分离到的病毒。
固定毒株(fixed strain):将野毒株在家兔脑内连续传代后,病毒对家兔致病的潜伏期可以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逐渐缩短;传代至50代左右时,潜伏期可由原来的4周左右缩短为4~6天;但继续进行传代潜伏期不再缩短。这种变异的狂犬病病毒被称为固定毒株。
四、流行病学
宿主及传染源:
人、畜、禽、野生动物都对本病易感。
自然界中,易感动物是犬科和猫科动物以及翼手类(蝙蝠)和某些啮齿动物。
野生动物是最主要自然储存宿主。
对人畜威胁最大的是患病的犬,及外观正常的带毒的犬和猫。
传播途径:
多数患病动物的唾液中带有病毒,通常是通过患畜咬伤或皮肤粘膜接触病毒而发生感染。
非咬伤性的传播途径,人和动物都有经由呼吸道、消化道和胎盘感染的病例。
流行特征:
流行的链锁性特别明显,多数以疯犬咬伤引起,以一个接着一个的顺序呈散发形式出现。伤口越靠近头部或伤口越深,其发病率越高。
夏季与秋季多发生。
外观正常的犬猫咬伤、抓伤,与猫同眠。
人还可以经气溶胶而经呼吸道感染。
五、症状及诊断
潜伏期:
潜伏期变化很大,长短不一,最短8天,长者数月至一年以上,甚至5年以上。
潜伏期长短,取决于伤口的深浅、部位以及病毒的感染量大小。
儿童比***的潜伏期短。
伤口能及时得到正确处理并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者,可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第二章第三节狂犬病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umumeiying
  • 文件大小326 KB
  • 时间2018-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