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热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热病人的护理

马春新
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体温是指身体内胸腔、腹腔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温度,其特点是相对稳定且比皮肤温度高。
体温的形成
体温是由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而产生的。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能量,其总能量的50%以上转化为热能,以维持体温并不断的散发到体外;其余不足的50%贮存于三磷酸腺苷(ATP)内,供机体利用,最终也转化成热能散发到体外。
产热与散热
人体以化学方式产热,主要的产热部位是肝脏和骨骼肌。成年人以战栗产热方式为主,新生儿以非战栗产热为主(棕色脂肪)。
人体以物理方式散热,最主要的散热部位是皮肤。散热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前三种散热方式是以外界温度低于人体皮肤温度为条件的;而蒸发是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唯一的散热方式。
正常体温范围
部位
平均温度(℃)
正常范围(℃)
口温

-
肛温

-
腋温

-
生理变化可以随着昼夜、年龄、性别、活动、药物等出现生理变化,-℃。
:正常人体体温在24小时内呈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最低,午后13-18时最高。
:儿童、青少年体温要高于成年人,老年人的体温要低于青、壮年。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发育尚未完善,使体温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化,因此对新生儿应加强护理,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呈现规律性变化,排卵前体温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体温升高,这与孕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剧烈的活动可使骨骼肌收缩,产热增加,导致体温升高。
:***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并能扩张血管,增加散热使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降低,因此对手术患者做好术中、术后保暖。
此外像进食、情绪激动、环境温度的变化都会对体温产生影响。
体温的调节
人体的体温能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维持相对恒定,是由于机体具有自主性体温调节功能和行为性体温调节功能。
自主性体温调节:即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由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生理现象,是非意识的。
行为性体温调节:是指人类有意识的通过各种行为来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如随着季节的变化增减衣服,使用空调等。
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哪里?
视前区-下丘脑
温度感受器的分布和种类
外周温度感受器:包括冷感受器和热感受器。分布在皮肤、黏膜、内脏中。
中枢温度感受器:包括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分布在下丘脑、脑干、脊髓等部位。
人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停留过久,产热不能补偿散热时,体温将降低,导致代谢紊乱。
由于环境中温度太高或其他环境原因导致体内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时,体温将升高,导致代谢紊乱。医学上称为中暑。
由于疾病(如病菌感染)引起体温调节中枢不能正常调节体温时,人虽然处于炎热的环境中也会觉得寒冷,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使体温升高,导致代谢紊乱。医学上称为发热。
高热与发热的区别
发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又称体温过高。
发热的原因根据致热源的来源和性质不同,可分为感染性发热(术后坠积性肺炎、胸腔积液,吻合口瘘)和非感染性发热(中暑、肿瘤热、术后外科吸收热)。
临床分级(以口温为例)
低热
-℃
中等热
-℃
高热
-℃
超高热
℃以上
发热实际上是机体的一种正常防御反应,发热时机体的吞噬细胞功能增强,白细胞增加,抗体生成增加,这些都有利于杀灭细菌和病毒,一般只要不是高热,医生不主张使用药物治疗,尤其是一些不明原因的发热,不能急于降温,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和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
高热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反应。高热在临床上属于危重范畴,可使脑血流量、脑组织氧代谢增加,造成颅内高压,加重脑细胞损害,使机体代谢增加,加速器官衰竭,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所以对于高热患者要及时降温。
-℃,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41℃,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42℃以上2~4h常导致休克及严重并发症。

高热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龙的传人
  • 文件大小420 KB
  • 时间2018-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