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艾滋病、性病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 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艾滋病、性病 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
广东省艾滋病防治研究所
2009年11月
1
医学资料
主要内容
宣传教育
行为干预
2
医学资料
宣传教育
3
医学资料
我国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发展历程
以“恐吓”为主的宣传教育
贴有“道德标签”的艾滋病宣传教育
以“高危人群”干预为主的宣传教育
针对“高危行为”的宣传教育
反歧视与促进感染者积极生活的宣传教育
4
医学资料
宣传教育
以“恐吓”为主的宣传教育
时间:上世纪80年代初期
流行特点:没有有效治疗药物,病人死亡率很高,艾滋病仅在男***等少数特定人群中传播。
宣传策略:恐吓战术,将艾滋病描述成“超级癌症”
宣传效应:公众视艾滋病为洪水猛兽或妖魔,心存恐惧、迷惘,并对如何预防无所适从;艾滋病病人受到亲友和社会的疏远乃至敌视。
5
医学资料
宣传教育
贴有“道德标签”的艾滋病宣传教育
时间:上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
流行特点:艾滋病主要在***、静脉吸毒和“***嫖娼”人群中传播
宣传策略:遵纪守法、遵守性道德、“不性乱”等说教式宣传为主,并将艾滋病与道德败坏、行为不检点及违法密切联系在一起。
宣传效应:人们认为“艾滋病是对不道德行为的惩罚”,“是那些道德不好的人才会得的病”,促使社会对一些边缘人群(注射吸毒者、暗娼、男男***)的歧视和社会耻辱,造成了人们对病毒感染者普遍的歧视,给艾滋病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6
医学资料
宣传教育
以“高危人群”干预为主的宣传教育
时间:上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
流行特点:艾滋病的流行还局限在可以划定某类人群“特殊身份”的所谓“高危人群”阶段,如吸毒人群、性工作者、长卡司机等,或政府的宣传教育重点放在“高危人群”干预方面。
宣传策略:将“高危人群”与一般人群区别对待,重点突出“高危人群”干预工作,并在宣传中突出“高危人群”与艾滋病流行的关系,忽视普通人群艾滋病危险认知的宣传。
宣传效应:把艾滋病视作某一类人特有的疾病,公众普遍认为:“我不是高危人群”或“我不接触高危人群”,所以我没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特别是青少年人群艾滋病防护意识差。
7
医学资料
宣传教育
针对“高危行为”的宣传教育
时间:90年代末期-现在
流行特点:艾滋病的流行不局限在所谓的“高危人群”,开始扩散到社会各阶层,人们观念中的“非高危人群”,如家庭妇女、婴儿、青少年也出现了感染。
宣传策略:以大力宣传“安全性行为”及安全套推广运动为标志,注重如何让人们认识到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及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方式,而不是强调“高危人群”在艾滋病传播中的作用。
宣传效应:普通公众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多性伴不使用安全套是艾滋病感染的主要危险行为,普遍在婚前性伴为及多性伴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
8
医学资料
宣传教育
反歧视与促进感染者积极生活的宣传教育
时间:21世纪初-现在
流行特点:艾滋病开始在人群广泛扩散,廉价而有效的治疗药物的大面积提供成为了可能。社会迫切需要为感染者建立一个反歧视及平等关爱的社会环境,以促进检测、干预及治疗工作的开展。
宣传策略:注重引导公众从科学、正面的角度认识艾滋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以文化、道德、价值取向判定感染者“有辜”或“无辜”,通过大量积极、正面的感染者生活工作实例报道,消除公众对感染者的恐惧与惧怕心理。
宣传效应:普通公众对艾滋病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消除了恐惧心理,对感染者更加理解与宽容。有利于建立一个反歧视及平等关爱的社会环境,有效促进检测、干预及治疗工作的开展。
9
医学资料
艾滋病宣传教育
通过采取多种有效宣传教育形式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艾滋病性病的知晓率
建立健康的行为,改变不健康的行为
反对社会歧视,倡导相互关爱的道德风尚
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0
医学资料

艾滋病、性病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幻影
  • 文件大小1.03 MB
  • 时间2018-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