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郭锡良古代汉语练习1-6答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代汉语》题库第三辑
练****题及参考答案 
练****一
一  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
丹(丶部)  之(丿部)  亚(二部)  常(巾部)
卍(十部)  受(又部)  严(口部)  隣(邑部)
巡(巛部)  希(巾部)  幽(幺部)  胡(肉部)
怡(心部)  攻(攴部)  书(曰部)  民(氏部)
煎(火部)  者(老部)  茁(艸部)  贰(贝部)
郊(邑部)  望(月部)  平(干部)  术(行部)
按: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  “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
“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  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
1.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曾,副词,乃、竟。
2.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陶渊明《桃花源记》)
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或方似笥。(《水经注·巫山、巫峡》)
或,无定代词,有的。
,不见曦月。(《水经注·巫山、巫峡》)
自,假设连词,苟、如果。常“自非”连用。
,一称心力。(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一,副词,皆、都。
四  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如:目、舟、鸟、手、网。
指事的主要特点是用记号指出事物的特点。如:亦、寸、本、刃、上。
会意的主要特点是组合两个以上的形体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如:从、北、莫、休、明。
形声的主要特点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如:吐、忙、胡、破、故。
关于转注,学术界看法还不一致。一般认为,它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同部,字义同源。如:考与老,呻与吟,讽与诵,空与窍,谀与谄,忧与愁等。它不是一种造字方法,而是一种释义条例。
假借的主要特点是有词无字,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如:“然”是“燃”的古字,本义是燃烧,后假借为代词“然”;“新”是“薪”的古字,本义是砍柴,后假借为新旧之“新”;“莫”是“暮”的古字,后假借为无定代词; “其”是“箕”的古字,本义是簸箕,后假借为代词;“而”本义是胡须,后假借为连词。
五  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有什么意义?怎样辨别词的本义?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由于汉语历史久远,我们所说的本义只能是有语言文字材料所证明的本义。所谓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发展、演化出来的意义,它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
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重要意义是:其一,可以辨析古今词义的异同,精确地掌握词义。其二,可了解词义演变的不同情况及其规律,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其三,可详知一个词意义的古今演变情况,明白它为什么有这样的意义。其四,可以了解字形与意义、古义与今义的联系,理性地掌握词的意义。
辨析词的本义,首先要从分析字形入手。因为汉字的形体结构与意义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字形所反映出来的意义往往是其本义。这就需要了解字形演变的历史,特别要当心字体传讹的情形。其次,确定词的本义,还必须要有实际的语言资料加以证实。一般说来,一个字的字形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与实际语言中作为词的意义相符合时,就是它的本义。必须把以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较为准确地辨别词的本义。
六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属于六书的哪一类?根据字形判断它们在句子中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列子·汤问》)
息,会意字,从自从心。“自”即“鼻”,古人认为心气必从鼻出,所以字形表示的本义是呼吸。此处是“叹息”义,为引申义。
,隐土之北。(《列子·汤问》)
尾,象形字,本义是尾巴。《说文解字》分析为从尸从毛(篆文毛字倒写),认为是会意字。此处是“岸、边”的意思,为引申义。
,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英,形声字,从艸,央声。本义是花。这里的“落英”即落花,用的是“英”的本义。

郭锡良古代汉语练习1-6答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171 KB
  • 时间2018-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