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4.3河流地貌发育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湖北省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郭喜平
【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理解河谷的形成的过程;
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理解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视屏和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通过长江沿岸堆积地貌示意图,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学****重点】
1. 河流的三种侵蚀作用和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
2. 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和形成。
【学****难点】
,凸岸堆积。

【学****方法】自主学****法、讨论探究法、观察对比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生活在南方地区,降水很丰富,流水形成的地貌比较常见,尤其是河流作用形成的地貌是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河流地貌按成因分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本节课我们以长江为例,探讨长江沿线的河流地貌景观。
一、河流侵蚀地貌(通过横断山区金沙江图片展示)
(1)学生活动:通过观看视频和阅读教材77页河流侵蚀地貌类容,思考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
①河流侵蚀的方向有哪些?
②各种侵蚀会使河谷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然后得出结论。
方向
向下(下蚀)
向源头(溯源侵蚀)
向两侧(侧蚀)
河谷
加深
延长
展宽、变弯
(2)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分析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原因。
(3)通过教材77页“河谷的演变”的过程图片,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河谷演变的过程,完成导学案上的填空。
过渡:继续长江之旅,来到优美如画的城都平原,过度到第二类河流地貌—堆积地貌。
二、河流堆积地貌
1、洪(冲)积扇(通过成都平原图片展示)
(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分析第一类堆积地貌—洪(冲)积扇的形成。
(2)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做小实验,探究洪(冲)积扇的发育过程,通过本实验加深学生对洪(冲)积扇这种堆积地貌的理解和探究。实验的具体要求如下:
Ⅰ.参与者:全班同学
Ⅱ.实验目的:探究洪(冲)积扇的发育
Ⅲ.实验材料:白纸、书本、瓶装细沙
Ⅳ.实验步骤:
①.将纸平铺在桌面上
②.将书本打开并倾斜放于桌面上
③.将细沙自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
Ⅴ.完成实验报告
①.细沙在书前的形态特征和颗粒大小分布规律?
形状: 规律:由顶端向边缘
②.流水搬运物体的重量与水流速度的6次方成正比。据此推想,该实验能否反映出山前洪(冲)积扇沉积物不同颗粒物的分布规律?为什么?
山前洪(冲)积扇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分布规律?
规律:由顶端向边缘
③.如何改进这个实验?
(3)教师采用奖品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抢答实验报告上的问题,并加以点评和总结,以此激发学生学****的主动性。
过渡: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由美丽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过度到第二类堆积地貌—河漫滩平原
2、河漫滩平原(通过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展示)
通过荆江河段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分析河漫滩平原的形成。
河漫滩平原:河流在中下游河道弯曲,受离心力的作用,表层水流偏向凹岸,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面积不断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

4.3河流地貌发育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eny0001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