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天大自然辩证法概论 (2015修改版).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按照2013年大纲重新整理的,知识点都是大纲中内容,有很多觉得没用的可以不用背了,但鉴于中特的坑,还是都整理出来了。感谢不知道是哪个前人整理的详细资料~加油!——呆兔子)
绪论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它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相邻学科:自然科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等。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学说体系。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和理论实践。
自然观: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高级形态、核心)。当代形态:系统、人工、生态自然观。
科学技术观:以历史形成为基础,分析科学技术本质特征和体系结构,揭示其发展模式和动力,进而概括其规律。是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分析与综合、归纳和演绎、抽象到具体、历史和逻辑统一。概括升华科学技术研究中创新思维方法和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科学技术社会论: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社会建制、社会运行的普遍规律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功能观、战略观、人才观、和谐观、创新观——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自主性、人本性特征。
三、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1.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适应当时无产阶级斗争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的需要,在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并汲取辨证法,综合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创立的;
2. 列宁及时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的崭新成果,为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3. 中国在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发展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4.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胡***等的科学技术思想的概括和总结,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升华和飞跃,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凝练和精髓。
四、自然辩证法与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突出地位;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科技创新——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
建设创新型国家: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具体体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核心,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建设关键。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古代科学技术总结。
(二)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 主要观点:自然界本源是物质;自然界无休止变化;生物是进化的。
2. 主要特征:整体性和直观性、思辨性和臆测性、自发性和不彻底性等。
(三)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
1. 不能彻底坚持唯物主义
2. 不能满足民众需要,被民众理解
3、不能科学的说明自然界,凭直觉与思辨认识世界。
(四)向机械唯物主义过渡: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形而上学)
(一)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
1. 自然界由物质构成,物质由微粒构成;
2. 自然界有绝对不变性。
3、各种运动都是由固定规律表达的
4、自然界安排受上帝支配
5、形而上学思维认识自然界
6、人与自然界都是机器、分立存在。
(二)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
机械性、不彻底性、形而上学性
(三)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1. 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
2. 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
(五)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
1、以机械论认识自然界
2、以因果论看待自然界
3、以孤立和静止的方法研究自然界。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自然界是先在的历史的自然界
2、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自然界
3、人是自然界一部分,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4、用辩证思维方法认识自然界。
特征:实践性、历史性、辩证性、批判性
(二)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1、古希腊哲学
2、德国古典哲学
(三)辩证唯物主

天大自然辩证法概论 (2015修改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447750
  • 文件大小109 KB
  • 时间2018-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