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国际金融第六章 国际金融理论.ppt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4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六章国际金融理论
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能大致理解和掌握一些最新的金融理论和发展动态,包括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国际货币危机理论和国际货币体系与发展理论等。
第一节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第二节汇率决定理论
第三节汇率制度理论
第四节国际储备理论
第五节国际资本流动
第六节货币危机理论
第七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与重构
一、二战之前的国际收支理论
—现金流动机制(Price-specie Flow Mechanism)
1752年,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提出,其理论的核心是,金本位下的国际收支可以自动达到均衡。它是第一个系统分析国际收支运动规律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第一节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2. 弹性分析法(Elasticity Approach)
1937年,由琼·罗宾逊提出,研究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汇率变动对于一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在一系列假定下,可以得到贬值能够带来国际收支改善的必要条件,即马歇尔——勒纳条件:
弹性分析法有着较强的实践价值,然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中在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曲线效应。
3. 乘数论(Multiplier Approach)
乘数论分析的是在汇率和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收入变动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由开放经济条件下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我们可以得到乘数论的基本表达式:
上式表明,一国可以通过需求管理政策来调整国际收支政策,而出口除了对收入增加具有乘数作用外还可以改善国际收支。
二、二战之后的国际收支理论
(Absorption Approach)
1952年,由亚历山大提出,他主张采用收入水平和支出行为来分析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其基本公式是:
B=Y-A,其中A=C+I+G
它说明,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总量失衡,而一国要改善国际收支,则要相对于吸收提高收入。
(ary Approach)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各国出现了“滞胀”局面,带有货币学派鲜明特征的国际收支货币论产生。它认为国际收支失衡是由于名义货币供给不满足货币需求而导致的,货币供给变动是国际收支失衡的唯一原因。
3.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
蒙代尔和弗莱明拓展了希克斯和汉森的IS-LM模型,研究了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的实现问题,提出了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这个这个模型最大的特点是一般均衡分析,它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只有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经济才处于一般均衡状态。
一、购买力平价说
该学说是现代汇率理论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存在着如下两种形式:
(Absolute PPP)
绝对购买力平价是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最典型的形式,其基本观点是一个国家的货币与另外一个国家货币之间的比价是由两种货币在各自国内的购买力之比来决定的。
(Relative PPP)
相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的变动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可以用如下表达式概括:
第二节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金融第六章 国际金融理论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8jmni97
  • 文件大小660 KB
  • 时间2018-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