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呼兰河传》与萧红的空间意识.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呼兰河传》与萧红的空间意识
在小说《呼兰河传》中,萧红最终选择空间形式来记述自己的故乡。空间相比于时间更有女性色彩,这最终成为萧红疏离男性写作的选择,也成就了她的现代气质。
《现代小说中的空间艺术》就指出所谓“空间形式”就是与“造型艺术里所出现的发展相对应”现代小说家把其对象当作一个整体来表现,其对象统一在空间关系中,而不是时间关系中。作家牺牲时间上的维度,正是为了传达出一个有机的现实全景。空间形式理论还认为这种结构的变化,源于现代艺术之间的沟通和突破。尤其是现代小说对绘画等空间艺术的借鉴。传统的诗与绘画之间的时空障蔽被打穿了,是诗向绘画艺术的借鉴和融合。萧红则不止一次讲述过她对绘画的喜爱。就现有的资料来看,她画的都是油画,很类似西画中的景物写生。所以空间形式的延展表达更适合与萧红的才思和体验,适合她在线性形结构模式中难以容纳的人生感悟、女性经验,以及她对意义的展示。
《呼兰河传》正是她的一种形式上的自觉,是她在思想与艺术上的成熟的表现。也是她解决焦虑之道。萧红的《呼兰河传》开篇首先消除了线性时间的限制,呼兰河根本上就是在历史时间之外,从始到终都是。老人、买馒头的、小狗、水缸、井、七匹马拉的大车和风雪中混沌的天地,这是一个无法用时间来衡量的世界。叙述者仿佛是在随手打开一幅画,那些事物是一个一个地蹦出来。它所勾画的是一个只能存在于个人心灵中超越时间的世界。小说里也不是没有时间,但它们不能成为进化论意义上的时间,与鲁迅的今昔时间表相去甚远。把它们集合到一起就很有意思。错综混杂的时间从一瞬间到一生到近乎无穷的时间,是无法衡量什么的,它标识的只是生活本身。从超越性的视角来看生活是没有时间的,只有不断的细节重复。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萧红成为一个大作家的企图,她说过,作家要永远指向人类的愚昧。超出线性时间维度的视角,使她可以从更为深入的层次体贴人类的生存,在文本里承载更为丰富的语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呼兰河传〉又绝对不是个人的纪念品。叙述者在一开始就构造了近乎于无穷意义空间,一个开放的,宽容的世界,可以有无限的可能的天地。所以意义的焦虑在这里几乎消失,那些属于她的的极其个人化的经验,即后花园的世界与对于事物存在的最初体验;和她对于人的生存的深切关怀,即人生的凄凉感、虚无感和对于生命的悲悯;以及来自于现代性焦虑的文化批判意识,从现代视角对呼兰河生民的精神痼疾的揭示,都可以无碍地交融与一体,融化在她对于自己的故乡的一种追述之中。
这里有萧红对于人世间生与死的刻骨体验,即生的寂寞、被忽略与死的空洞感。在这个意义上生死都是寂寥的。这可以看作是萧红对呼兰河的生民们生存的一种深刻理解,更是她极度个人的生命体验。也正因为打开了一个无时间之限的空间,〈呼兰河传〉才能容纳得下她的这种几乎无法命名的生存体验;而她的叙述也才得以象散文中一样从容不迫,尽意挥洒不会“越轨”,让生与死在文本里慢慢地随意展开随意结束。第一章里写呼兰河的凡俗生活第一节是大泥坑的热闹,第二节到第五节就是死的凄凉与寂寞,扎染铺里空洞无声的世界,使人感到的是生与死的空虚。从第六节又开始写生的趣事“麻花”“豆腐”,但到后来却还是归之于无声无息的寂寞的死去。小说里文字几乎是有生命一样,随意的生长,生与死的本真就蕴藏在其中。
其实萧红正是想用这样的方式切入存在的本真,继续她在〈生死场〉

《呼兰河传》与萧红的空间意识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18-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