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电视学刊.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摘要:本次论坛对媒介素养的探讨主要指向于受众角度,"中国转型期媒介素养培育"为主题,结合转型期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新特点,...
关键词:论文,中国
类别:论文报告
来源:牛档搜索()
本文系牛档搜索()根据用户的指令自动搜索的结果,文中内涉及到的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用于学****交流经验,作品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牛档搜索()赞成本文的内容或立场,牛档搜索()不对其付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浙江省广播电视局、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广播电视研究院、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关于首届(2007)西湖媒介素养高峰论坛
论文征集的通知
经研究决定,2007年4月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主题为“中国转型期媒介素养培育”的首届(2007)西湖媒介素养高峰论坛,现将论文征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坛主题: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传媒得以改造更新,新兴媒介不断涌现。现代传媒构建起的“媒介环境”无时无刻、全方位地影响着整个人类世界。按照发展传播学的观点来看,媒介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将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因此,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培养其对媒介的正确判断和理解,成为当前传媒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国传媒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应当关注媒介素养培育的紧迫性”即是本次论坛的主旨所在。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的概念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为避免大众媒介对儿童和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而提出的。西方国家通常意义上的媒介素养是指听说读写等传统素养能力的延伸,是人们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则旨在培养大众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大众成为积极地使用媒体资源、制造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媒介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优质公民。西方社会对媒介素养的提出,源于大众传媒的副作用,要抑制传媒的副作用,很大程度上要靠受众的媒介素养。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深入大众、学校、社区,是一种全民普及教育。
1997年“媒介素养”这一概念被引入我国,我国媒介素养研究的内涵包括传者和受者媒介素养的共同增强。从传者的角度出发,侧重点在于通过新闻传播教育和专业知识培养使媒介从业人员即传者具有制造媒介产品的相应素养,从这个层面上讲,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媒介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教育。目前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学校有关专业和媒介自身的素质教育,还未达到媒介素养内涵所提出的包括传者在内的全民化教育的层次要求。随着大众传播的全球化、网络化和高技术化,媒介的传播愈加活跃,因而传者和受者的媒介素养培育越来越显出其紧迫性。
本次论坛对媒介素养的探讨主要指向于受众角度,同时也进一步研究传者的专业化教育。论文要求以“中国转型期媒介素养培育”为主题,结合转型期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新特点,深入探讨转型期传者和受者媒介素养培育问题。
二、论文征集:
现就本次论坛主题向传媒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征集论文(特别欢迎各单位领导参与讨论),论坛组委会将邀请专家进行评审,届时将邀请100位左右入选论文的作者以文赴会,入选的论文中若干优秀论文将分别发表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浙江传媒学院学报》和《视听纵横》上,入选的其他论文将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增刊和《浙江传媒学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456465
  • 文件大小74 KB
  • 时间2018-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