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甲骨文命名看中国早期甲骨史.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甲骨文命名看中国早期甲骨史
摘要: “甲骨文”一词的命名,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在以此命名之前,有各种称呼,如“龟甲”、“契文”、“卜辞”、“殷墟文字”等,这些名称的背后隐现着中国早期甲骨研究的历史,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名称来呈现当时的甲骨史。
关键词: 甲骨文命名中国早期甲骨史

我们现在对“甲骨文”一词并不陌生,可是在甲骨文发现之初,其命名很不科学,但体现着早期甲骨研究的水平。甲骨文发现于商代后期的王都遗址——殷墟(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其产生于公元前14世纪,记录着商王的占卜,其中小部分是跟商王有密切关系的大贵族的占卜记录。
1899年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后,学者对其有多种称呼。我们以时间为序,分别列举不同时期,学者们的不同叫法,并力求揭示其背后隐藏的甲骨文研究历史。

1903年10月,刘鹗将其编著的《铁云藏龟》①分发给当时学者,供人们研究,标志着甲骨文著录的开始。刘鹗最早称甲骨文为
“龟”,也有称“龟甲”的,如1910年日本人富冈谦藏《古羑里城出土龟甲之说明》,有称“龟甲兽骨”的,又如1909年日本人林泰辅的《清国河南汤阴发现之龟甲兽骨》,1915年石滨纯太郎等的《河南出土之龟甲兽骨》,1924年马衡的《三千年前的龟甲兽骨》,等等。
称甲骨文为“龟”、“龟甲”、“甲文”、“龟甲文”、“龟甲文字”、“龟版文”等,完全是因为文字出现在龟甲上,也就是说,当时学者多以甲骨材质命名,以为文字均是刻在龟甲上,其实不然,甲骨文还广泛存在于牛胛骨、牛头骨、鹿头骨、虎腿骨乃至人头骨上,这种叫法不全面。此外,“龟甲兽骨”的称呼也是不严密的。在这一时期,研究者比较关注龟甲上的文字,著录者较多。刘鹗所藏甲骨,后分别由罗振玉1915年著录在《铁云藏龟之余》,叶玉森1925年著录在《铁云藏龟拾遗》,李旦丘1939年著录在《铁云藏龟零拾》等书中。同时,由于学界慷慨公布研究资料,甲骨文研究的不断进步,甲骨文不再是个别学者书斋中的“古董”,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资料。

1904年,孙诒让写成了甲骨学史上第一部研究著作——《契文举例》。书中称甲骨文为“契文”,取其契刻文字之意,此后或有称“契”,如叶玉森1924年著有《说契》、《研契枝谭》等书;或有称“殷契”,如1920年王襄著有《簠室殷契类纂》,1937年郭沫若著有《殷契粹编》,1943年于省吾著有《双剑誃殷契骈枝》,等等;或称为“殷墟书契”,如罗振玉1911年著有《殷墟书契》,1914年著有《殷墟书契菁华》,等等。
甲骨文大部分是契刻出来的,所以有人称其为“契”、“契文”、“殷契”、“龟刻文”、“殷墟书契”、“甲骨刻文”、“甲骨刻辞”等,除了契刻之外,甲骨文也有用朱砂或墨书写在甲骨上的,因此这种称法有失全面。当然,此时的学者已经注重了甲骨文的研究,认识到了甲骨文的文字书写方法,开始有意识的探求文字所包含的内容。

1910年,罗振玉著有《殷商贞卜文字考》,明确提出甲骨文即贞卜文字,后有学者称“贞卜文”、“卜辞”,如1917年王国维发表了论文《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1917年加拿大的明义士著有《殷墟卜辞》,1933年王襄著有《题所录贞卜文册》,1933年郭沫若著有《卜辞通纂》,1936年唐兰在《清华学报》十一卷三期上发表了《卜辞时代的文学和卜辞文学》一文,

从甲骨文命名看中国早期甲骨史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4 KB
  • 时间2018-08-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