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脊髓灰质炎考点汇总.docx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脊髓灰质炎考点汇总(公众号关注:百通世纪获取更多)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脊髓灰质炎考点汇总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年幼的儿童。病毒通过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经口腔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内繁殖。90%以上受感染的人没有症状,但他们排泄的粪便带有病毒,因此传染给他人。少数感染者出现发热、疲乏、头痛、呕吐、颈部僵硬以及四肢疼痛等症状。仅有极少数感染者,由于病毒侵袭神经系统导致不可逆转的瘫痪。在瘫痪病例中,5%~10%的患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因本病多发生在儿童时期,故俗称为小儿麻痹症。发生麻痹症的儿童多数留下跛行,终身致残。1980年~2010年,全世界范围内脊髓灰质炎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2009年后一些国家脊灰野病毒疫情有所反弹。通过开展预防接种,我国1994年以来已无本土野病毒引起的脊灰病例,2000年,经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包括我国在内的西太平洋地区实现了无脊灰目标。但1995年、1996年、1999年先后在云南、青海发生过由邻国输入的野病毒病例,2011年新疆发生由邻国输入性脊灰疫情。
一、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脊灰的传染源为病人、隐性感染者和病毒携带者。由于病毒携带者、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和无麻痹型患者不易被发现,因此在传播该病上起重要作用。本病的潜伏期为3~35天,一般为5~14天。患者自潜伏期末至发病后3~4周都有传染性,发病1~2周排毒率最高,可从70%以上的患者大便中分离出病毒,退热后传染性减小。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的脊髓和脑部,在鼻咽部、肠道黏膜与淋巴结内亦可查到。
(二)传播途径
感染者一般通过大便排出病毒,数量多且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周至数月;粪-口途径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在发病的早期咽部排毒可经飞沫传播。
(三)易感人群
人对脊灰病毒普遍易感,<4个月婴儿有来自母体的抗体,故很少发病,以后发病率逐渐增高,至5岁以后又降低。机体感染脊灰病毒后,血清中最早出现特异性IgM抗体,2周后出现IgG、IgA及保护性中和抗体。感染后能产生对同型病毒的持久免疫力。
二、临床特征
按症状轻重及有无麻痹可分为隐性感染、顿挫型、无麻痹型及麻痹型。通常的脊灰病例是指麻痹型病例。麻痹型脊灰约占感染者的1%~2%,病毒主要累及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引起以肢体为主的急性弛缓性瘫痪。可分为前驱期、麻痹前期、麻痹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是指麻痹后1~2周病肌开始恢复。部分患儿可形成持久性麻痹,即后遗症期,受累肌群明显萎缩,可出现膝反张,足下垂和足内翻畸形。
三、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与确诊的脊髓灰质炎患者有接触史或近期曾经到过脊髓灰质炎流行地区。
(2)经过3~35天(一般为5~14天)的潜伏期。

(1)早期有发热、咽部不适、婴幼儿可烦躁不安、腹泻/便秘、多汗、恶心、肌肉酸痛等症状。
(2)热退后(少数可在发热过程中)出现不对称弛缓性瘫痪。神经系统检查发现肢体和(或)不对称性(单侧或双侧)弛缓性瘫痪,躯体或肢体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深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但无感觉障碍。
(3)麻痹60天后仍残留麻痹,且未发现其他病因(后期可出现肌萎缩)。

(1)发病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脊髓灰质炎考点汇总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53214894
  • 文件大小332 KB
  • 时间201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