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各科重点.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4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社会主义经济学
**重点:
**J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的同时,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
1、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只有在生产资料被全社会共同占有的条件下,人们才能真正成为自然和历史的主人,人类社会才能真正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
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阶级对立和社会发展的无政府状态是由私有制造成的,因而消灭私有制是建立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根本途径。
3、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只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相应的物质条件,才能为建立一个以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的新社会创造现实的基础。
4、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对全部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一旦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商品货币关系将被消除,整个社会生产由计划调节。
5、在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共产主义社会分为高级和低级两个发展阶段。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原则;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J5中国渐进式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
我国持续20多年的经济增长、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以及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都显示渐进式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国渐进式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按劳分配为主的条件下采用多种分配方式,从而既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进程,又使社会主义制度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二是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改革的成效,即是否越来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越来越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越来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在稳定与发展中积极推进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四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适时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行政治民主化等。
**J10体制转轨中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
治理结构原来是法律用语,意为公司权力机关的设置、运行及权力机关之间的法权关系。后来经济学家在讨论企业的起源及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时借用了这一术语,作为契约制度的替代用语,即市场是一套治理市场交易关系的机制,而企业是一套治理企业交易关系的机制。
解决两权分离条件下的代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出路就是要实现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目的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保证企业的决策效率。企业治理结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内部治理结构的创新。为了保护所有者的权益和监控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需要通过企业内部的权利安排,尤其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配置,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其核心是通过特定的治理结构和治理程序,在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形成相互合作、自我约束、相互制衡的机制。具体来说,就是所有者在充分获取代理人行为信息的基础上,设计出最优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明确经营者的责权利,并给予其最佳的行为激励,使经营者为实现所有者的最大化利益而努力工作。
2、外部治理结构的创新。一个企业在营运过程中由于主客观的原因,会显露出企业经营陷入危机的信号。为了实现资本保全,相关利益者就会通过相机治理程序。
**J11按劳分配的实质和意义。(同L“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条件下,一方面,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人们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处于平等地位,任何人都不能凭借生产资料的垄断占有获得特殊的经济利益,劳动成为他们获得社会产品的唯一依据;另一方面,由于存在社会分工,劳动还主要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劳动者必须以各自付出的劳动量为基础分配个人消费品。意义:
第一,它用劳动代替了资本,使劳动成为占有社会产品和获得收益的唯一依据。它体现了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中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上的平等关系,从而为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
第二,它用劳动的尺度代替了需要的尺度,承认个人能力和与此相关的利益差别是个人天然的权利,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三,按劳分配中体现的劳动者之间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与商品等价交换具有形式上的一致性,反映了劳动者之间经济利益以及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差别。
第四,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按劳分配要求不同的个人和不同的企业之间具有明确的利益边界和产权边界,要求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为公有企业产权关系的明晰化和经营行为的市场化奠定了基础。
**J12收入分配中的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对于收入分配中的平等,可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初次分配过程中的平等,它反映的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二是再分配过程中的平等,它反映了再分配过程中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平等的实

各科重点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elbcztwz24384
  • 文件大小541 KB
  • 时间2018-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