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运用支架式理念实施“空间与图形”差异教学的实践研究异教学的实践研究.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目录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2-3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3-4
三、研究对象/4
四、课题研究的设计/4-8
(一)概念的界定
(二)课题目标
(三)研究内容
(四)空间与图形差异教学的策略
(五)研究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措施
(七)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形式
五、空间与图形差异教学的实施/8-19
(一)设置“支架”的内容/8-10



(二)把握教学起点的方法/10-19

,设计多元教学方案
3. 提供可选择性的材料
4、提供语言的支架
5、提供多层次的教学目标
6、设计分层练****br/>六、研究的成效/20-21
七、总结与思考/21
八、参考文献/22
运用支架式理念实施“空间与图形”差异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思想已经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建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但在把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实际行为的时候,我们却常常感叹“说说容易做做难”: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在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原有的知识背景等相差甚远,会有许多差异,给我们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然而“学****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新旧知识、生活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认识结构的重组。学****是学生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必须以学****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实现知识的建构。如何把握课堂、把握学生,即照顾全体,又让个性得到充分展示?许多时候便把“以学生为本”停留在了口头上。
一次,听同组教师执教《角的度量》。发现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了解,而是一股脑儿的将全体学生拉到同样的起跑线上。上课开始一起认识量角器,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再介绍量角的方法。教师的讲解成了这节课最主要的学****方式,学生只是接受者。课后却可以听到部分学生的抱怨:“老师讲的我早就会了”。我们不禁自问,这样的课堂怎能体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怎能体现“向40分钟要质量”,怎能体现这节课的“教学质量”。遭遇这样的学生评价,老师何其尴尬!或许每位教师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有着同样的困惑。
究其原因,可能有二。
第一,教师缺乏分析教学起点的意识。许多教师对现实已有的知识分析只是按照教材的编排体系,分析流于形式。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我们却常常把二者混为一谈。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拓宽了,某些方面的信息可能比我们老师掌握的更快、更多,他们的学****准备状态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因此我们事先设定的教学起点,只是我们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设定的知识的逻辑起点,并非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
第二,教师缺少分析、调整教学起点的方法指导。在班级授课制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矛盾:学生的认知起点是不尽一致的。总是部分学生的认知起点高于知识的逻辑起点,部分学生的认知起点正好与逻辑起点一致,还有部分学生可能还
需要教师的帮助,他们的认知起点低于知识的逻辑起点,甚至于形成的认知基础是错误的信息。而且这样的起点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学****能力差异的加大而越来越明显。
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之下,教师该如何把握教学的起点?怎样使教学更为有效?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学生将其所获得的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建立实质性联系,是意义建构的关键。越到高段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学****起点(包括动机、态度、学****能力、知识基础等)落差越大,我们如何把握课堂教学起点,是保障不同层次学生都吃饱、吃好的关键。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支架式教学的方法给了教师清晰的思路、较大的思考空间,能帮助教师比较合理地分析数学新授课中教学起点,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学****起点的需求,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新课改的实施,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的《数学课程标》所强调的新理念是:“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学生的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2、现代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教育学者所倡导的“支架式”教学是在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两个水平:第一个水平是“实际发展水平”,这是儿童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

运用支架式理念实施“空间与图形”差异教学的实践研究异教学的实践研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ena45
  • 文件大小4.99 MB
  • 时间20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