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信贷营销理论精选论文集:ⅩⅩ市农村信用社做好支农大文章.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ⅩⅩ市农村信用联社积极坚持“面向农村、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以“三农”发展为己任,积极探索,不断改进支农手段,努力挖掘乡土信用资源,构筑ⅩⅩ农村信用体系,走上了一条农富社兴的发展之路。四年来,全市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支农贷款165亿元,辖内农民在信用社的支持下,纷纷脱贫走上了致富路,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ⅩⅩ市农村信用联社为此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ⅩⅩ市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工作思路和措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完善成熟的过程,实施了洗脑、“双摸底”和核发《资信证》及“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三大工程,构筑了县联社、信用社、信用站三级信贷支农服务网络。
实施洗脑工程,确立“三农”市场定位
ⅩⅩ年,ⅩⅩ市农村信用联社成立后,经过对自身优劣势的分析对比,确立了“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市场地位,在全市农村信用社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的员工认为信用社没有能力承担支农重任,有的认为农民不需要信用社提供小额贷款。针对以上认识,ⅩⅩ市农村信用联社从转变员工的思想入手,先后三次聘请北京大学教授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为员工讲解农村经济工作理论。市联社理事长陈树松带领广大员工共同研究我国农业生产力现状,分析农村信用社的市场空间。随后,市联社在全辖开展了“农业兴旺我兴旺,我与农业共兴衰”的大讨论。陈树松理事长带领全体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调研,解决员工思想问题,指出农村信用社定位支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大政方针,是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更是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的需要,并亲自撰写公开信同广大员工一起分析形势,坚定信心,鼓舞士气。
“三农”思想在广大员工的头脑中落地生根。
创新信贷手段,推行《资信证》贷款
ⅩⅩ年,ⅩⅩ市农村信用联社在全市开展了旨在解决农民贷款难、手续繁问题的“双摸底”、核发《资信证》工作。ⅩⅩ市联社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动员、安排此项工作。信用社建立“资信评估委员会”,各自然村成立由信用代办员、村班子成员及本村群众中威望高的入股社员组成的“资信评估小组”,深入农户调查了解其财产、资信及资金需求,填写《农户经济情况调查摸底表》,审查、认定,信用等级,组建农户联保小组,核定、核算农户信用、担保、联保贷款额度,为农户颁发贷款《资信证》。农民凭资信证、身份证、手章,在核定的贷款额度内随用随贷,余额控制,无须抵押、质押。
为确保“双摸底”、《资信证》工作落实到位,2001年ⅩⅩ市联社组织了15个调研检查小组,由市联社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带队,分赴各县(市)联社对支农工作进行巡回检查,并深入到500余户农民家中进行调查核实,对支农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的进行补课,严肃处理责任人。此外,针对信贷支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ⅩⅩ市联社在全辖开展了“双摸底”、“资信证”工作“回头看”活动,发现、纠正支农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与此同时,ⅩⅩ市农村信用社还积极推行贷款营销会制度、农户贷款联保制度、最高额贷款制度,制定释放各项优惠政策。全辖信贷人员每月入村召开两次贷款营销会,带着放款凭证和现金,到村入户办理小额贷款,及时把生产、生活资金送到农民手中,并与农民分别签订最高额贷款合同,实行一次担保,限期限额内分次使用,农民最高可获得5万元的贷款支持。
ⅩⅩ年5月,青县曹寺信用社得知北官厅村农民打机井资金不足,立即进驻该村,当时摸底,及时发证,现场办贷,经过7个昼夜的工作,

信贷营销理论精选论文集:ⅩⅩ市农村信用社做好支农大文章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nejja93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