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二章 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和损伤机理.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章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一、毒理学的基本概念
二、环境污染物毒作用分类
三、毒作用机制的研究
四、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
一、基本概念
毒物与中毒
剂量、效应与反应
毒性参数
毒物——能引起生物体功能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质以及达到一定的累积量后引起机体持久性的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毒性和毒物的数量、进入机体方式和时间分布有关。
中毒——由毒物所引起的生物体的疾病状态。
毒性——毒物产生有害作用的能力。
无损害作用特点:
不引起机体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
不引起机体功能容量的降低和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害
引起的生物学变化一般可逆
危险性——也称为危险度,指引起中毒的可能性的定量表述。
危害性——正常生产使用时,引起中毒的可能性。
一、基本概念
剂量——给予机体的或机体接触的外源化学物质的数量,以单位体重接触的量表示,mg/kg。
效应——机体接触一定剂量的化学物质后引起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这种效应随摄入量的增多而增强,呈现分级反应。可用一定的计量单位来表示其强度,如酶的活力、白细胞计数等。
反应——一定数量生物群体中接触毒物而产生某种生物学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可以死亡率、发病率等表示。
一、基本概念
毒性参数
毒性上限参数
——绝对致死量(浓度)LD100 LC100
——半致死量(浓度)LD50 LC50
——最小致死量(浓度)MLD MLC
——最大耐受量(浓度)LD0 LC0
——致死剂量(浓度)LD LC
毒性下限参数
受试动物中只有个别动物的某项生理、生化或其他观察指标出现最轻微效应的剂量或浓度,或在此剂量水平以下的阈下剂量或阈下浓度。
——最大无作用剂量(浓度)ED0 EC0,是制定人体每日容许摄入量(ADI)的重要依据。
毒作用带
——急性毒作用带
Zac=LD50/Limac
——慢性毒作用带
Zch=Limac/Limch
一、基本概念
二、环境污染物毒作用分类
分类方法一
——局部毒性作用与全身毒性作用
——速发与迟发毒性作用
——可逆与不可逆毒性作用
——变态反应
——特异性体质反应
——功能,形态及生化作用
分类方法二
神经系统中毒
呼吸系统中毒
肝中毒
肾中毒
……
三、毒作用机制的研究
毒物的运转
毒物对靶位点的作用
靶位点学说
共价结合学说
自由基学说受体学说
毒物引起的细胞功能障碍
修复与修复失调
三、毒作用机制的研究
毒物的运转——产生毒性的第一步,毒物从接触部位到其作用部位的运输过程,决定于浓度和持续时间。
终毒物——直接作用于内源靶分子
内源靶分子:蛋白质、DNA、脂肪……

毒物分布
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特殊屏障的作用
类似的脂肪组织
与结合蛋白的连接
……
三、毒作用机制的研究
毒物对靶位点分子的作用——产生毒性的第二步
1、靶位点学说
靶位点——生物体内引起有害生物学效应的部位
2、共价结合学说
与靶分子的结合作用
与核酸的结合
3、自由基作用学说
4、受体学说

第二章 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和损伤机理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09-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