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转型后央行内部审计环境需求与建设.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转型后央行内部审计环境需求与建设
一、央行内部审计转型变化与特征
在过去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2011年央行出台了《人民银行内审工作转型2011~2013年规划》,央行内审工作步入了全面转型与深化发展的新阶段,通过风险导向审计、绩效审计等七项内容为核心的重点转型工作的推进,央行内部审计在审计发展方向、服务范围、职能和手段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当前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发展方向从偏重于对业务运行和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合规性审计,向“风险导向、控制驱动、关注绩效、服务治理、增加价值”转变,关注风险与绩效的均衡,追求组织目标实现的最大化,关注流程运转的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以及关注资源配置和目标实现的绩效审计。
。转型后审计活动主要以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估并协助改善治理、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功能向确认和咨询拓展。审计由仅仅关注业务合规性,逐步转向更多地关注风险管理和组织治理;由外生介入型的查错纠弊功能,逐步向内生融入型的更多发挥顾问和咨询作用的“增值价值”功能转变。通过与审计对象参与式的共同发现、解决问题,推动人民银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持续改进,确保人民银行职能的有效发挥和平稳运行。
。转型后内审服务的对象和审计的范围有了较大突破,由单纯的向行长负责转向为组织增值服务,帮助管理层、部门和员工发现和解决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审计范围拓展到业务运行和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涉及与业务开展相关的记录、人员和信息资料更加广泛,并藉此提供风险管理、绩效审计、咨询等转型服务。
。长期以来内部审计以现场手工操作为主,审计方法主要是审阅法、核对法、验算法和调整法等,转型后内审逐步借助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由现场审计向非现场审计拓展,重视审计效率的提高、审计范围的拓展和审计证据的挖掘;由单纯的查账方法,向运用调查、测试、研究等分析性审计和动态评估式审计转变,重视分析性复核法的运用和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的开展,确保审计证据的完整、准确与真实,提高内部审计确认和评价分析的能力。
二、转型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问题
在央行宏观审慎管理和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是央行内审转型的最终目标,但从当前转型推进实施的情况看,央行审计无论在法规制度、机构设置还是人员配备等方面与转型后内审发展需求和《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的要求仍有相当的差距,配套环境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内审转型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转型权威性难以树立。《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在其属性标准中强调“内部审计部门的宗旨、权利和职责必须在内部审计章程中按要求正式确定”。但目前央行转型无论是国家法规制度还是央行内部制度文件均未对转型后的内审宗旨、权力和职责给予正式的确定。一是缺少立法机关对央行内审转型的法规支持。目前我国涉及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的法律和规章只有《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这些法规对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和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作出一定的要求,但对内审部门的权利与职责缺乏严格的强制性和细节规定,对涉及央行内部审计的具体内容及能否拓展转型相关职能等并不明确,使内审在权利职责的定位和行使上存在软肋,内审转型缺乏法规上的刚性支持。二是央行自身相关规章制

转型后央行内部审计环境需求与建设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ady_ing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