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从哲学看中西方文化发展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冯友兰先生的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 以现代的观点对中国古代哲学进行了
深刻的剖析。 语言通俗易懂却又深入浅出, 以辩证的态度阐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历程。遍及诸子百家不显偏颇,明辨尺短寸长力求客观, 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
看待中国哲学于中国、于世界在历史与今天的重大意义。
(一)哲学与宗教
谈到哲学, 人们往往想到宗教。宗教与哲学不可混为一谈,又并非完全不同
的事物。哲学,是对人生进行的系统的反思。将人生作为思考对象,获得关于宇
宙、知识、人生的反思产物——宇宙论、知识论、人生论。宗教是由某种哲学为
核心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如迷信、教义、礼仪、体制)而来。
由此使人想到一种说法——“中国人没有信仰” ,对此我不敢苟同。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可与宗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正如德
克・布德在《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一书中所描述的“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
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有组织形式的宗教) ,而是伦理”。“追求彼岸世界”作为人
类内心的最深要求之一, 哲学与宗教都为这一追求起到了导向作用, 而宗教却未
能成为中国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究其原因, 人们都有寻求比伦理道德更高
的价值(超伦理道德价值)的渴望, 但宗教中所体现的价值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超
道德。 一方面,对神的崇拜更类似于中国哲学中儿子对父亲的伦理之爱; 另一方
面,宗教倾向于提供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信息,当迷信、祈祷、仪式所提供的信息
与科学不同, 即产生了宗教与科学的冲突, 致使宗教无法达到我们所追求的更高
的价值。可中国人在中国哲学意识中找到、表达、欣赏,并在哲学生活中体验了
这一价值,故而中国人更多的强调哲学意识而缺少浓厚的宗教观念。
中国人的信仰是蕴含在哲学之中的, 是对超道德的更高价值的追求, 是脱离
宗教仪式、 神祗具象的纯粹的精神。 中国哲学使中国人将这样的信仰变成一种内
在的意识,以“德”的形式付诸生活成为具有真正意义的实践。
(二)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与同西方哲学的相似性
中国传统哲学始终围绕着四个字:内圣外王。
起初只有贵族有机会接受教育,自周朝礼崩乐坏,政治权利瓦解之后,各种
知识的官方代表散落民间,凭借专长开馆招收学生以维持生计,自此师吏分离。
因为专长不同,这些教师的思想见解也有所不同,自此出现了诸子百家的划分。
春秋战国时期,大致分为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另有
刘歆提出的十家:以上六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儒家以孔子为创
始人,强调社会关系中责任和义务(正名) ,人的德行(仁义),为人着想、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忠恕) 、为而无所求(知命);而后出现以孟子为代表的理想主义
流派,提出“人性本善” 、“霸道王道”的政治哲学和“道德宇宙”的形而上学神
秘主义;以及以荀子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流派, 主张“人性恶”通过后天教养改善,
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指出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组织。道家以杨朱为起始, 在
老子及庄子的时期发展到极致, 由最初的出发点 “保全”到“顺从事物变化法则”
再到“齐万物一死生” ,强调了无为与寡欲。 墨家由“利己主义” 出发,提倡 “兼
爱非攻”,反对儒家严格等级之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uhuixin1314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8-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