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个平面的语法分析方法.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历史发展
理论与方法
实例操作
三个平面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源起
发展
源起
三个平面理论是胡裕树、张斌两位先生首先提出来的,这也是一个集体的产物。
单一的句法分析弊端太多,不具自足性,缺少实用性。
三个平面的理论实际上是语法研究的必然趋向。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1981年增订版明确提出“必须区别三种不同的语序:语义的、语用的、语法的”.
1982年胡裕树张斌发表《句子分析漫谈》,进一步说明“虚词的作用也有语义的、句法的和语用的区别”。
同年,朱德熙出版了《语法讲义》,也提出“主语和谓语的关系可以从结构、语义和表达三个不同方面来观察”。
1985年胡裕树、范晓发表《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至此,既作为本体论又作为方法论的三个平面理论宣告诞生.
史有为《语言研究中的柔性观念》(《汉语学****1990, 4)主张从“语音、语法、语义、语用四个平面上分析句子”。
刘丹青《探索语法研究的新路子》(((汉语学****1991, 3) 《汉语形态的节律制约一汉语语法的“语音平面”丛论之一》(《南京师大学报》1993, 1)主张“建立句法、语义、语用、语音四个平面”。
李子荣《对“语音平面”的语言学反思》(《汉语学****1998, 6)认为语音平面“不是汉语语法分析的第四个平面”,它是一种“语言研究的视角”。
1998年,张斌出版专著《汉语语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在三个平面理论基础上又进一步引进了“节律”这一语音平面,从此正式把语音放进了大语法的范围,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邢福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两个“三角”》(《云梦学刊》,1990, 1)提出了“两个三角”的理论,其一是“语表、语里、语值”三角,这相当于三个平面的句法、语义、语用。另一个三角是“普通话、方言、古汉语”三角,两个三角相互补充,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三个平面”的理论与方法
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是指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
“在研究一个句子时,要紧紧扣住句法,以句法为基础,向隐层挖佩语义,向外层探求语用,力求做到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内层和外层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
集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转换生成语法、格语法以及符号学(包括语义学、语用学)之精华与一身。(高万云、郑心灵1994)
三个平面理论首先是一种本体论。其语法包含着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的内容。在三个平面理论体系中,语法是种概念,其余的是属概念。
三个平面又是一种方法论。它要求在语法研究中注意区分句法、语义、语用这三个不同的平面,又要努力在具体研究时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句法分析时要考虑到语义的和语用的因素,在语义分析时要考虑到句法和语用的因素,而在语用分析时也要考虑到句法和语义的因素。因此,三个平面理论的句法、语义、语用都有其各自独特的内涵。
三个平面之句法分析
句法分析既对句法结构内部语词之间的关系进行成分分析,,后者着眼于层次的切分。
例:昨天,大胡子张三狠狠地批评了小个子李四一顿
[昨天],(大胡子)张三〔狠狠〕地批评了(小个子)李四<一顿>
进行层次分析,就是把句法结构中的语词关系分为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按照关系的远近分出不同的层次,从而说明词与词之间的各种组合关系。

三个平面的语法分析方法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60 KB
  • 时间2018-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