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学生的课程权力刍议(修改稿)供参习.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生的课程权力刍议
吴忠良
(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本质上是课程权力资源的重新配置与划分。本文探讨在我国当前“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制度下,赋予学生课程权力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学生课程权力的主要构成,以及赋予学生课程权力的若干策略等问题。
关键词:课程管理课程权力学生
我国课程管理体制变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课程权力的下移和重新分配。目前,学生在此课题的研究中仍处于被关注的视野之外,基本上是研究的一个盲区。对于学生课程权力的一系列问题,新课程管理制度及有关文本或研究中只提供或隐含了一些基本的精神和原则性的建议,并没有作进一步的充分说明和具体明确的规定,这必然会影响新课程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鉴于此,笔者试图从课程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内在逻辑,以及对新课程管理体制中的有关政策、措施和精神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就学生课程权力的若干问题展开讨论,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赋予学生课程权力的必然性及其意义
赋予学生适度的课程权力,是课程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一种趋势。在我国传统的课程管理中,学生基本无课程权力可言,合理的课程权力几乎完全被剥夺,这是学生处于不利的、被动的课程地位的一个根本原因。当前,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切实赋予学生一定的课程权力,否则学生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将感到无所适从,课程的目标和价值也将难以得到全面的实现。因此,赋予学生明确的课程权力势在必行。
1、赋予学生课程权力是课程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模式的课程管理实践中,由于中央集权型和地方分权型管理模式的弊端与缺陷日益暴露,而结合型管理模式的优越性与可持续发展性不断凸显,为了扬长避短,在集权和分权之间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许多集权型或分权型的国家纷纷采用结合型的管理模式,同时,实行结合型模式的国家也在不断完善其原有的课程管理制度。
顺应课程管理实践的发展要求与趋势,在理论探索上,学者们纷纷提出“课程共有”的主张,认为课程权力在分配上应处于一种合理状态,即“各种不同主体在课程权力分配上的一种理想的关系——国家、地方和学校之间,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之间以及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在课程权力及其相关问题上原则上可以成为‘朋友’关系而非单向的命令与执行关系。”[1]并且,不同主体之间的课程权力应形成一定的相互制衡的张力。基于这种权力分配取向,有的学者开始思索课程权力的细分问题,寻求课程权力在课程主体上明确、具体而合理的划分。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课程权力开始受到关注,人们逐渐意识到,赋予学生一定的课程权力是建立合理、多极化的课程权力结构,实现课程管理民主化的必然选择。
2、赋予学生课程权力是我国实施“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内在诉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在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高度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迅速发展的实际需要,其固有的弊端和缺陷日益显现出来。为削弱控制性,增强协调服务性,加快课程管理的民主化进程,我国的“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应运而生。“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出台,不仅与世界各国课程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与我国当前的具体国情和教育实践的发展状况也是相符的。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权力下放的进程在政策上向前迈进了历史性的关键一步。
但是,我们应进一

学生的课程权力刍议(修改稿)供参习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60 KB
  • 时间201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