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小儿咳嗽的中医药诊治 广州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小儿“咳嗽”的中医药诊治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许尤佳
一、古医家的认识
1.《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咳嗽论》:“治嗽***,盛则下之,久则补之,风则散之,更量大小虚实,意以施治,是以慎护小儿,须着夹背心,虽夏月热时,于单背心上当背更添衬一重。盖肺俞在背上,恐风寒伤而为嗽,嗽久不止,亦令生惊,若百晬(zui)内儿嗽者,十中一二得全,亦非小疾也。”
一、古医家的认识
2.《婴童百问·第五十四》:“然肺主气,应于皮毛,肺为五脏华盖,小儿感于风寒,客于皮肤,入伤肺经,微者咳嗽,重者喘急。肺伤于寒,则嗽多痰涎,喉中鸣急;肺伤于暖,则嗽声不通壅滞。伤于寒者,必散寒邪;伤于暖者,必泄壅滞。发散属于甘辛,桂枝、麻黄、细辛是也;涌泄系以酸苦,即葶苈、大黄是也,更五味子,乌梅之酸,可以敛肺气,亦治咳嗽之要药也。”
一、古医家的认识
3.《幼科发挥·肺所生病》:“饮入于胃,肺为传化, 水谷之精气为荣,悍气为卫,周流一身,昼夜不息。虚者不能运化精悍之气以成荣卫。其糟粕之清者为饮,浊者为痰,留于胸中,滞于咽嗌,其气相博,浮湿作痒,介作声,而发为咳嗽。故治痰咳,先化其痰,欲化其痰者, 先理其气,陈皮枳壳以理肺中之气,半夏茯苓以理脾中之痰,此治痰之大略也。”
一、古医家的认识
4.《医门法律·咳嗽门》:“凡邪盛咳频,不可用劫涩药。咳久邪衰,其势不脱,方可涩之。”
一、古医家的认识
5.《***集成·咳嗽证治》:“因痰而嗽者,痰为重,主治在脾;因咳而动痰者,咳为重,主治在肺。”
二、本证传统的辨治
:“外感”与“内伤”
:风寒——杏苏散
风热——桑菊饮
燥热——桑杏汤
:痰湿——二陈汤
痰热——清金化痰汤
气虚——人参五味子汤
阴虚——沙参麦冬汤
三、诊治体会
(一)难点与对策

辨证是否准确
结合现代医学手段辨病
祛邪要彻底
后期当调补,攻补兼施
防复感
注意饮食调护:忌过饱、过腻、过早营养,多喝温开水
用药注意中病即止,忌过寒、过温燥
其他治疗手段是否恰当
三、诊治体会
(一)难点与对策
:
用药及时、准确,同时注意饮食、起居调护
饮食注意:过分滋腻、肥厚;鱼生火、肉生痰
三、诊治体会
(二)辨治要点
从咳嗽声音、时刻、病程、体位、喉间是否痰鸣、痰的量色、痰与咳的偏重、是否接受过治疗以及结合检验结果等方面去辨

浅谈小儿咳嗽的中医药诊治 广州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课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iang19840906
  • 文件大小5.01 MB
  • 时间201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