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内经学习内容第一讲.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讲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脉证提纲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词解】
①头项强痛:强(jiang,音绛),拘紧不柔和。头项强痛,指头项部疼痛而拘急。
②恶寒:恶(wu,音悟),厌恶,引申为畏惧。恶寒,俗称怕冷。
【提要】太阳病脉症提纲。
【阐释】太阳又称巨阳(《素问·热论》),统摄营卫,主一身之大表,故太阳居三阳
之首,为六经藩蓠。风寒袭表,太阳首当其冲,此时,卫气虽已受伤,但犹能达表抗邪。正
邪相争于表,经气不利,则症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卫气行于脉外,功能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风寒外袭,卫气受伤,温煦外御功能降低,是以恶寒(包括恶风)。风寒袭表,卫气抗邪,正邪相争,经气壅滞不利;太阳经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因而头项强痛。三阳经皆上头,项为大阳经所过之处,故太阳头痛又以头项强痛为审证要点。卫气在人体正气支持下,振奋抗邪,浮盛于表,故寸关尺三部脉相应而浮。浮为太阳病的主脉,在不同的太阳病证中,又有浮缓、浮紧、浮数等等。
卫为阳,卫气振奋抗邪,浮盛于表必然发热,所以发热恶寒才是太阳病的实际热型。
本条之所以没有明言发热,宜从以下两方面深入理会。其一,太阳病,病机变化层次是卫
气受伤在先,其奋起抗邪在后,因此症状发生亦是恶寒先于发热。本条不明言发热,显然
是意在照应第3条的具体内容。其二,本条脉浮与发热并见,则发热已隐寓其中,观第12
条“阳浮者,热自发”可知。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是从无数具体太阳病中,抽象升华出来的一组有机结合的
脉症,它反映了太阳之为病的共性,既是必见脉症,又是主要脉症。篇中凡称太阳病,必然
直接或间接包括上述脉症;反之,凡见有上述脉症,即可辨为太阳病。因此,本条作为太阳
病的提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太阳病分类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词解】
①恶风:怕风。当风则恶,无风则缓,轻于恶塞。
②脉缓:脉象松弛,宽缓,是与脉紧相对而言,而非如平人一息四至,从容和缓之
缓脉。
③中风(zhang,音众),伤也。中风,证候名,指为风邪所伤,太阳病的一种证候,与内科突然倒仆,口眼涡斜之中风病不同。
【提要】太阳中风证脉症提纲。
【阐释】本条是承上条进一步阐述太阳中风证候。风寒之邪伤人,寒借风势,风假
寒威,二者固不可能有绝对界线,但本条既名中风,自是风寒之中以风邪为主。风邪外袭,太阳以卫外不固,营不内守,营卫不和为基本病机。风属阳邪,其性疏泄,郁遏之势不甚。卫气虽为风寒所袭,但仍能达表抗邪,故发热。脉浮已论述于前,本条则承之以“缓”来揭示风邪致病特点。“缓”,指脉象弛缓,为正气外伸,风邪郁遏不甚,二者相互抗争较轻之故。风性疏泄,卫气受伤,虽然呈现病理性浮盛,同时又卫外失固,导致汗孔不合,肌表疏松,不胜其侵袭,故恶风寒;营阴因此不能内守而外泄,则汗出。汗出是本证辨证关键,症情多表现为皮肤微微潮润。
“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充分反映了风邪致病的病理特点,是太阳中风证的典型脉症,故本条为太阳中风证提纲。本证又常被称为表虚证,日·丹波元坚云:“虚者,疏泄之义,非虚乏之虚”,确切地释明了表虚二字的含义。

【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①

内经学习内容第一讲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枷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8-10-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