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必修三专题复习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必修三专题复****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讲 百家争鸣
课标: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 2010 年考纲》 :春秋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
知识归纳:
一、历史背景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
: 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
: 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
: 礼贤下士,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 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 “争鸣 ”局面。
二、 “百家争鸣 ”的概况

( 1)孔子 ——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推崇为 “圣人 ”。
Ⅰ.政治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 ”和“礼 ”。
①“仁 ”即 “仁者爱人 ”,反对统治者实行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调整好
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爱人 ”就要遵循 “忠恕 ”之道。
②“礼 ”就是要 “克己复礼 ”,符合西周名分等级制度。 实现 “礼 ”,就要 “正名 ”,做到贵贱有序、
名正言顺。
③“为政以德 ”,在以 “德”、 “礼 ”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Ⅱ .哲学思想 : “ 鬼神而远之 ”,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Ⅲ.教育思想 : 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教育的局面)。教学对象 ——“有教无类 ”;教学方
法——“因材施教 ”;学****态度 ——“知之为知之 ”、 “当仁不让于师 ”:学****方法 ——“温故知
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
Ⅳ.文化典籍 : 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
评价:① “仁者爱人 ”具有积极性, “克己复礼 ”具有保守性。②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
( 2)孟子 —— 战国著名的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尊为 “亚圣 ”。
第 1 页 共 8 页
政治思想: “仁政 ”学说和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伦理观: “人性本善 ”说。
价值观:倡导 “养浩然之气 ”,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评价:① “仁政 ”、“民本 ”思想对约束暴政、缓和阶级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以维护
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 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 ② “重义 ”对今天的精神文明仍然有着重要的
现实意义。③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 3)荀子 —— 战国时期儒家另一重要代表,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哲学思想:① “天行有常 ”“天命而用之 ”(唯物论) ② “性恶论 ”(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
善,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政治主张 :①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②提出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
覆舟 ”的观点。
思想特点:杂取百家,但思想主体继承了儒家学说。
评 价:① 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② 作为战国百家思
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4) 结论: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统一;

儒家学说倡

必修三专题复习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uhuixin1314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