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传统的绕击分析方法.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传统的绕击分析方法
规程法
在上个世纪60年代之前,由于电力系统电压等级较低,输电线路的主要雷害形式是雷击地面感应雷过电压和雷击杆塔反击,而对于输电线路雷电绕击特性的分析主要是通过现场观测和统计,在此之上建立的分析方法被成为经验公式法或者规程法。我国根据在220kV新杭线上磁钢棒实测记录和前苏联的运行经验,在1997年颁布的“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中指出,输电线路雷击绕击导线的概率可由以下经验公式计算[7]:
平原线路: (1)
山区线路: (2)
上式中,为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º);h为杆塔高度(m);为线路雷电绕击率。
电气几何模型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对雷击放电的发展和避雷线的屏蔽机理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Golde[8]最早提出来击距概念,将雷电流等电气量与击距这一几何量建立起联系,使雷电屏蔽走上了几何参数和电气参数相结合的研究道路。随后,Wagner等提出了回击电流与先导通道电荷分布的关系,并得出离地不同高度的雷电先导头部电位的计算方法,成为发展电气几何模型(EGM)的基本手段。1963年,Young等[9]提出了分析线路绕击的初级电气几何模型。1965-1971年,Whitehead、Brown等[10-11]相继开展了绕击过程的理论研究,根据计算分析和现场试验结果,完善和发展了分析输电线路屏蔽性能的电气几何模型(EGM),被称为Whitehead理论(简称W’S EGM) 。该模型认为由雷云向地面发展的先导放电通道头部到达目的物的临界击穿距离(击距)之前,击中点是不确定的,先到达哪个目的物的击距之内,即向该物体放电;其中击距与雷电流幅值相关,且假定同一雷电流情况下雷击大地、避雷线和导线时的击距一致。
图一雷击输电线路的电气几何模型
W’S EGM将雷电的放电特性同线路的结构尺寸联系起来,成功地解释了输电线路遭受绕击的原因,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得到推广和应用。但该模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未考虑线路高度等其他因素对击距的影响,它是根据杆塔高度与保护角在特定范围内线路的运行数据得出的,其参数(如击距系数等)未必适用于其他类型线路等。
Eriksson[12-13]针对经典电气几何模型的一些不足,提出了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Eriksson模型主要考虑了结构物高度对输电线路雷电绕击的影响,并引入了吸引距离这一基本概念。Eriksson的改进模型认为:当下行雷电先导进入结构物的吸引半径之内,结构物上产生的上行先导将对下行雷电先导进行拦截而发生雷击;吸引半径同雷电流幅值和结构物高度直接相关;下行雷电先导可从不同的角度靠近结构物,但是一旦超出结构物的吸引半径,雷电先导将直接击向地面。改进模型中输电线路的两种屏蔽情况如下图所示。Rg、Rc分别为避雷线和导线的吸引半径,吸引半径可表示为:
(3)
式中:H为结构物高度(m),I为雷电流幅值(kA)。
图二输电线路雷电绕击分析
Eriksson模型考虑了结构物高度对其引雷效果的影响,使分析更接近实际。但该方法也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如:其分析计算结果同线路的实际运行结果是否吻合;吸引距离同结构物高度的关系是否准确等;都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电气几何模型建立在经验与现场数据基础上,不同的研究者所选择研究的线路具体情况不同,如杆塔类型、地形等。影响线

传统的绕击分析方法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流水
  • 文件大小194 KB
  • 时间2018-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