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湿、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设施操作图解.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本文对湿式、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设施操作做了详细的图解,供行业内朋友们参考。
一、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用于环境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的高层建筑、宾馆、医院、剧院、办公楼、仓库、车库、工厂、船舶、地下工程等场所。

湿式系统结构示意图
由闭式洒水喷头、水流指示器、湿式报警阀组以及管道和供水设施等组成,准工作状态时管道内充满用于启动系统的有压水的闭式系统。

保护区域内发生火灾时,温度升高使闭式喷头玻璃球炸裂而使喷头开启喷水。这时湿式报警阀系统侧压力降低,供水压力大于系统侧压力(产生压差),使阀瓣打开(湿式报警阀开启),其中一路压力水流向洒水喷头,对保护区洒水灭火,同时水流指示器报告起火区域;另一路压力水通过延迟器流向水力警铃,发出持续铃声报警,报警阀组或稳压泵的压力开关输出启动供水泵信号,完成系统启动。系统启动后,由供水泵向开放的喷头供水,开放喷头按不低于设计规定的喷水强度均匀喷水,实施灭火。

湿式灭火系统动作流程图


湿式报警阀是只允许水单方向流入喷水系统并在规定流量下报警的一种单向阀。它在系统中的作用为:接通或关断报警水流,喷头动作后报警水流将驱动水力警铃和压力开关报警;防止水倒流。
湿式报警阀阀工作原理如图下图所示。
湿式报警阀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在伺应状态下,由于旁路管和补偿器在供水压力波动的情况下可使阀瓣上部水压大于其下部水压,同时在结构上阀瓣上承压面比下承压面面积大约15%,故可有效地防止因水压波动打开阀瓣而形成误报警。
当发生火灾使喷头动作喷水而造成系统侧水压下降,而旁路管的节流作用不能立即使系统侧压力与供水侧压力平衡,这个压力差就将阀瓣打开并向已开启的喷头连续供水,实施灭火。

延迟器是容积式部件,它可以消除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因水源压力波动和水流冲击造成误报警。
功能特点
1)最大工作压力:
2)报警停止后,延迟器内水排空时间≤5min
3)报警延迟时间5~90s
4)当湿式报警阀因压力波动瞬时开放时,水首先进入延迟器,这时由于进入延迟器的水量很少,会很快经延迟器底部排水口排出,水就不会进入水力警铃或压力开关,从而起到防止误报警的作用。

压力开关安装在延迟器上部,将水压信号变换成电讯号,从而实现电动报警或启动消防水泵。
结构外形
压力开关外形
功能特点
1)最大工作压力:
2)最小动作压力:
3)压力可调范围:~,

水力警铃是水流过湿式报警阀使之启动后,能发出声响的水力驱动式报警装置,适用于湿式、干式报警阀及雨淋阀系统中。它安装在延迟器的上部。当喷头开启时,系统侧排水口放水后5~90s内,水力警铃开始工作。
结构外形
水力警铃结构
功能特点
1)最大工作压力:
2)驱动压力:≥
3),平均响度值不低于70dB(A)
4)警铃喷嘴进口压力≥,距铃3m外的响度平均值≥85dB(A)
试验操作
打开湿式报警阀管路中的报警试验阀,或打开设置在喷淋管路系统末端的试验装置对水力警铃进行试验。
工程设计要求
1)所有自动喷淋系统均应安装水力警铃
2)进入水力警铃的水流应经过滤,以防堵塞,过滤器可安装在湿式报警阀旁侧报警管路上。
:
一般安装在配水干管上,是靠管内压力水流动的推力而动作,从而推动微动开关发出报警信号,从而起到检测和指示报警区域的作用。另外,也可与系统的其它组成部件联动,可控制消防泵的开启动作。
结构外形
水流指示器结构
工作原理
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水流指示器是一种把水的流动转换成电信号报警的部件,它的电气开关可以导通电警铃,也可直接启动消防水泵供水灭火。延时型水流指示器可克服由于水源波动引起的误动作,给延时电路供电,经过预设的时间后,延时继电器动作,通过一组无源常开触点发出报警信号。
功能特点
1)灵敏度:①不报警流量≤15L/min
②报警流量>15L/min、≤
2)开关接点容量:交流220V2A;直流24V3A。
3)延时型水流指示器可在2~60s范围内调节延时时间。
4)适用场所:适用于湿式、干式、预作用系统中。
安装调整
1)水流指示器建议在设计安装位置时应考虑安装操作方便。
2)安装时应注意水流方向,其动作方向和水

湿、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设施操作图解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57281760
  • 文件大小1.82 MB
  • 时间201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