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如此制度之下,素质教育从何谈起.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素质教育的实施,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一致好评,大家都呼吁要减轻孩子学****的负担。因此,它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自从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我省也积极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对推进素质教育也采取了大量措施,并制定了相关制度,如《贵州省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十不准》。这样的制度,在我省的每一所中小学都能见到,但是在某些地方的学校中,这一制度却只是挂在墙上的一种摆设罢了。他们打着“素质教育”的口号,背地里搞的却是顽固不化的应试教育。非但没有减轻学生的负担,还变本加厉地增加了学生的作业量。据了解,这些地方的学生每天回家都有大量作业,就算是尖子生也要花两三个时辰才能完成,面对如此多的作业,学生苦不堪言,甚至充满恐怖,而制造这些恐怖的,正是那些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孩子着想的老师。
老师布置这么多的作业,无疑也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虽然如此,但他们还是一副兢兢业业的模样。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的产生呢?
——归根结底,就是当地教育部门制定相关制度欠妥,先是末位淘汰制,后来又是末位追究制。乡镇还制定了质量奖惩制度。这些制度都大同小异,都有大量明显的弊端:
一、评价的片面性
每一学年,当地教育部门都要对老师进行考核,而考核的依据就是当年学生期末考试的考分。
每学期期末,全乡镇组织统考统评,最后将各校乃至各班学生的考分进行排名,若是某位教师所任的科目的考分位于全乡的末名次上,不仅要扣除该教师当月的一部分工资,还将扣掉他第二年的奖金。这样做明显是与《贵州省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十不准》的第七条背道而驰。再说,只用学生的考分来评价教师是不合理的、不全面的。如果教育可以简化成一张考试成绩单,这就势必引起各个学校教育一浪高过一浪的恶性竞争,致使基础教育的发展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二、评价的不公平性
在众多教师中,有的教师平时上班极其懒散,对教学工作也不认真负责,到了学期期末考试时,他只要给派来监考的教师打个“招呼”,动个小脑筋,他的学生照样考高分,他的奖金照样拿,真是名誉与金钱双丰收啊。相反,那些平时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没有动什么小脑筋,学生的考分就会相对偏低,辛辛苦苦干了一年,还不如别人动的那点小脑筋管用。经济受损失不说,还背负着一个“误人子弟”的骂名。这样的评价制度对这些教师有公平可言吗?
三、教育的误导性
面对一系列的奖惩制度,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成绩,说直接点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才能让自己不受经济损失,在平时的授课中,教师都不重视所谓副科的教学(如美术、音乐、体育、综合实践等),因为这些科目不统考统评,不是评价教师的依据,甚至在大部分村级学校,教师一天当中的所授的课程除了语文和数学,还是语文和数学,根本没按所安排的课程表上,课程表也只是一种有名无实的东西罢了。学生的学****过于单调无味,在教师的的权威下被动地学****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吗?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吗?有得于推进素质教育吗?
当然不利于,那这一切能归咎于教师身上吗?也不能。因为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教师培养的不是全面发展的学生,而是能考高分的“机器“罢了,久而久之,教师就在无形当中进入了教育的误区。
四、教育的虚假性
由于当地教育部门对教师的评价依据是期末考试时学生的考分,而学生考分的高低只由考试那一天来决定,所以少部分教师上班极其懒散、随意,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学校根本没有

如此制度之下,素质教育从何谈起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zh051230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