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课程实施方案3篇.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课程实施方案3篇
凤翔县教育局教研室课题组
xx年7月,我县积极参与全国教育科学“xx”规划xx程教学评价研究》课题,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立项,课题批准号为fhb070408。为了使这项课题研究活动认真扎实、规范有序地进行,取得预期成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实验背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培养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是教育的重大责任。面对新的形势,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的现状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和需要,新世纪之初,我国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xx年9月全国38个国家级新课改实验区进入实验以来至今,新课改已经走过了近8个年头,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潮流之中。这次改革是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涵盖教学、管理、评价等各方面的全方位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拟的。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展开课程改革的同时,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工作模式作为实现课程变革的必要条件之一,大力推进课程评价改革,体现出重视发展、指标多元、方法多样、主体多元、注重过程等鲜明特点。我国基础教育在教育评价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尝试。例如: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提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综合学力考查、质量综合评定等;并尝试进行了小学考试取消百分数、实行等级制的探索,部分地区还试行分项、分类考试,加入口试、面试等超越于简单的纸笔考试的改革措施;有些地区还尝试开展了教师自评和学生评教师评价的探索等。这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对于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探索大多是浅层的、微观的和零散的尝试,没有对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根本性的改变。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把教育评价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之一,探索和建立符合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要求的评价体系。从而为我们这一课题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和现实基础。
二、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全面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教育评价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新课改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核心是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即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教育评价的关键和核心环节。开展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正是基于课程评价开展的实验研究,是新课程实验的一个具体目标和一项主要内容。同时,各地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实践表明,在新课程实验推进过程中,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学行为的变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评价。滞后的教育评价已成为当前制约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向纵深推进的主要因素之一。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推进素质教育。但从课改总体现状看,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
“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究其原因,唯成绩、唯分数论的教育教学评价是一个巨大障碍。实施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已经是我们必须面对,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解决当前教育评价突出问题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评价内容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二是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三是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四是评价主体单一,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五是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

课程实施方案3篇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9-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