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认识和评价斯大林模式.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认识评价斯大林模式及影响(广西玉林师范学院王瑜瑜)[关键词]斯大林模式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运动苏联解体[摘要]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斯大林模式经济政治体制形成。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在政治上是一党领导下的高度集权,在经济上则表现为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这种高度集权的模式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充分发挥,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看,。一、斯大林模式的社会背景和形成原因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只有中等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国家,农民在国民生产中占据优势,工业的产量比先进的欧美国家落后很多,是为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因此俄国在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之后,面临着十分艰巨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任务,列宁采取了新经济政策,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但受条件限制,列宁对于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市场,运用民主法治加强监督反对官僚主义,文化工作和阶级斗争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没有进行充分的阐述。另外,随着列宁的逝世,谁将是当的最高领袖,成为全党最关心也是最敏感的话题。斯大林上台后逐步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1925年12月,俄共在莫斯科召开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斯大林代表党中央作政治报告,阐述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性,提出要把俄国“从农业国变成自力生产必需的装备的工业国”转引自《斯大林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94页。,他泛泛历数了当面临的困难:一是世界革命进程迟缓,二是在落后的,农民占多数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三是列宁逝世后,党内未建立起集体领导。大会肯定了党中央的路线,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1]吴于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经济相对落后。缺乏民主传统,封建专制思想残余浓厚;农民的小农意识是其温床。过渡时期的诸多客观因素:阶级斗争激烈;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需要;帝国主义包围下的险恶环境及战争的危机感;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等。另外,斯大林个人方面的因素: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理论认识上的失误;思想方法上的绝对化等因素促成了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二、斯大林模式的内容斯大林认为,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只有发展了重工业就是实现了工业化,而轻工业、农业等都是次要的、从属的、为发展工业效力的部门,各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协调关系是可以不予顾及。联共第十六次代表会议和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批准了五年计划。在一五计划的鼓舞下,苏联人们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高潮。[2](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促使苏联工业化程度和水平的提高,在农业上,斯大林展开了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1927年末,工业生产达到并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高水平。农业集体化的展开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然而,以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19

认识和评价斯大林模式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9-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