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铁杵磨成针”的主角.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刚看到一位老师的感慨,说现在的学生没有生活,阅读又少,理解浅显,以至于做一些常识性的题目时,出现一些啼笑皆非的答案。比如,老师出题,铁杵磨成针的主角是谁?学生答曰:铁杵。不可否认,题目出得很有意思。无厘头只是肤浅的外衣,动机才是精髓所在。不怕各位笑话,看到这里,我第一反应是:学生有才。第二反应:为什么老师要说这个答案啼笑皆非?要想弄清楚,我的原则是:先查查题目的出处。   宋代祝穆著《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云:“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我查了查《方舆胜览》的部分资料,书中主要记载了南宋临安府辖地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各地名胜古迹及有关的诗赋序记,记载尤其详细。因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方舆胜览》“盖为登临题咏而设,不为考证而设,名为地证,实则类书也”。于是,我对这则故事的出现深表质疑。既然不为考证而设,为什么老师们总喜欢用这样的故事教育学生?真的有这个故事吗?是不是有某种陷害的成分?再看老师出的题:铁杵磨成针的主角是谁?老师说,标准答案是:李白。先不论到底什么是标准答案,先仔细看原文。全篇出现的人和物,李白、老媪、铁杵、针。没有李白,故事没有影响力。没有老媪,李白不会反应这么大。我不解的是:这么大一根铁杵,招谁惹谁了?我无意褒贬老媪的智商,只是觉得,为一根针,浪费一根铁杵,实在不值得。所以我说学生有才,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抒郁闷的胸臆:铁杵无罪,真主角也!看似***的答案,给了老师们一记无法承受的耳光:李白、老媪、铁杵、针,全是无辜的,莫名地扛上了所谓教育意思的大旗,凭什么还要无辜的学生们为这些远去的无辜去无奈地感动?于是我想试图找找动机。动机,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动机为名词,在作为动词时则多称作“激励”。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心理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原来是这样!这是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宗教?有没有想过文本本身可能存在的蛊惑意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有的学生抱着根铁杵去磨针,这是怎样一副波澜壮阔的图景啊!只是可惜,学生们从此以为针都是这样做出来的,到最后,条件反射般看到长条硬物就想拿起来磨一磨。你说我极端,我接受。可这不是我现在的主要性格特征。我喜欢如今一句流行语:怎么说是我的事,怎么想是你的事。再回来故事中来。平心而论,你相信一代诗仙李白真是这则故事的主角吗?真要这么缺心眼儿,我可要怀疑那些伟大诗篇是不是跟少女杀手郭敬明一样,靠的是拿来主义了!偏偏美丽的象耳山上潺潺小溪旁,出来一位可敬可爱的老奶奶!你说急人不急人?你说她这么大年纪,磨针来干嘛?补衣服?纳鞋底?怕是等针真的磨出来,衣服鞋子早就灰飞烟灭了。这铁杵也出现得很是诡异啊!古时妇人家常见常用的针头线脑,老媪没有,却有这么一大根铁杵!杵,古代用来舂米或捶衣的棒。按理说,这两样活儿,用木杵更合理些。那这铁杵原本是用来干嘛的?怎么得来的?可就不好说了!追根溯源,没准儿还得司法介入。老媪稍微食点人间烟火,也知道,拿着这根铁杵下山,换个千儿八百根针,又是什么难题了?也不致浪费了好好一根铁杵。再说说最无厘头的那根针。如果因为这个荒唐的故事,学生们理所当然地以为针都是这么磨出来的,我看还有哪位老师胆敢啼笑皆非!总

“铁杵磨成针”的主角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6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