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88%9b%e6%96%b0%e6%98%af%e9%ad%82.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创新是魂李培根(人民日报2006年6月1日)一般来说,大学的使命主要有三个:一是通过教育下一代来传播知识,二是通过科学研究来扩展知识,三是通过博物馆、图书馆等来保存知识。但我国高校还应有一个特殊使命,那就是转移知识。转移知识的主要体现是什么?就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社会服务。也许有人会说,大学就应该去做知识创新方面的工作。知识创新在科技创新中是最上游的活动,运行产业是最下游的,你怎么做起下游的事情来了?我国的大学在20年内还很难在整体上引领世界知识创新的潮流。这是客观事实。美国的大学可以不去做下游的事情,因为他们的企业有着很强的技术创新、集成创新能力,这个工作无须大学去做。我国企业应该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在目前我国企业的创新力跟发达国家相比相差很远的情况下,大学就责无旁贷地应该承担更多的使命。一所大学,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十分重要。育人为本,就是要坚持把育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创新是魂,就是要坚持把创新作为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灵魂;责任以行,就是要坚持把责任作为高等学校服务社会、大学生报效国家的基石。我们要承载更多的社会责任,我们也应该能在承载更多的社会责任中去发展自己,使自己更具特色。对于一所以工科和医科见长的大学来说,“产学研结合”是非常有前途的。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华中科技大学就提出“产学研”三足鼎立的发展战略,重视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科技生产力。对此,一些人有非议,甚至将这个“产”和“教育产业化”联系在一起,认为大学发展科技产业是“不务正业”。如果我们都关起门来搞研究,而不能转化为生产力,那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什么用处?在自主创新的进程中,大学要自觉地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去。首先,要融入到区域的科技创新体系中去,为区域的发展做出贡献。其次,要认清自己在国家创新链中间的位置。从国家重点实验室到工程中心,再到科技成果产业化,这就是一条创新链。产业在这个创新链中处于下游的角色,但这并不是说下游的角色不重要。相反,我们既要把产业当作下游,也要把它当作上游,使这个创新链成为一个环。我们要让科技产业能够成为驱动高校知识创新的动力。譬如说,市场对下一代激光产品有什么新的需求,我们将这些需求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教授们提出来,让专家们去研究开发,这不又回到上游去驱动知识和技术创新了吗?真正做得好的产业,完全可以成为一些研究和创新的驱动源。科技和产业的关系,简而言之

%e5%88%9b%e6%96%b0%e6%98%af%e9%ad%82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80853275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