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型城镇化-地方财政研究.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3年第17期(总第229期)辽宁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辽宁省财政学会2013年9月25日本期主题:新型城镇化[按]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早期的城镇化建设存在着一定的认识和实践误区,有的甚至将城镇化曲解为“造城”,结果导致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大大超过人口城镇化,现有财力无法支撑农业转移人口的公共服务需求,农业转移人口迟迟不能融入城市,最终使城镇化变成了“伪城镇化”。从长远来看,这种城镇化不仅无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久动力,反而会成为尾大难甩的包袱。经过多年发展,尽快扭转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弊端已经成为了社会共识,新型城镇化的理念被提出来并最终上升为政府决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以上表述,可以为未来一个时期的新型城镇化提供一个遵循范式。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城镇化是农民向城镇集中迁移的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是人口、资本、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市的高度集聚。城镇化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解决城乡二元问题乃至实现城镇化的科学发展,需要促进农村人口向不同规模的城镇集中以及城市要素向不同层次的农村地域扩散,通过城镇化建设将城市和农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与传统的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加关注人的城镇化,新就新在以人为本,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一、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一切发展的目的,最终都要归于人。在看到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不要忘了推进城镇化的初衷是为了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因此切实保障相关群体的合法权益,体现公平正义,是城镇化题中应有之意。如果说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那么,城镇化的本质也同样是人的城镇化。这是城镇化和伪城镇化的根本区别。随着乡村人口向城镇集中转移,其生产方式要从传统农业转向社会化大生产,其消费方式要从部分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转向分工细化、流通充分的市场经济。新移民的身份,改变了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势必要进一步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和处世心态。政府有责任提供就业、养老、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确保进城农民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向市民转变,并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实现整个社会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二、新型城镇化是高质量的城镇化城镇化建设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盲目圈地,低水平规划和建设,不仅无效,还将浪费巨大的财力与资源。尤其在资源环境约束空前严峻的形势下,加强地均GDP等指标考核约束,促进经济转型,追求高质量的城镇化刻不容缓。因此,新型城镇化必需在顶层设计上实现重大突破。将涉及城镇化的各类要素,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要素,统一放到城镇化建设的这个时空大棋盘上,进行综合性考虑和战略性谋划,通过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和法规约束,使城镇化布局,在空间、时间和内涵上都能得到最佳整合并实现最佳优化,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深刻转型。三、新型城镇化是可持续的城镇化城镇化的实质,就是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的过程,在集聚过程中,必须辅之以必要的产业支撑和基本的公共服务,使人进得来、留得住,这样才能可持续。当前,城镇产业发展滞后,农民工就业岗位不够稳定,家庭收入偏低,难以适应城镇消费。城镇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和能源紧缺,交通拥堵。社会隐患较多、社会矛盾凸显,城镇治理方式亟待创新和加强。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否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有机统一,决定着新型城镇化的成败。城镇化只有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才能吸引更多农村劳动力以及各类人才就业和创业,才能集聚更多的生产生活要素。城镇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日益开放以及巨量人口频繁流动,社会需求越发多样,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城镇化过程中还要确立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我国城镇化的总体发展特点建国以来,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建设脚步,我国城镇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镇化率快速增长,城镇数量快速增加,城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1949年的10%%,超过半数的人口成为了城镇居民。截至2012年末,全国共有设市城市658个,建制镇的数量增加至19881个。多年来,城镇地区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城镇聚集了绝大多数的资本要素以及大量的劳动力。城镇经济庞大的体量形成了巨大的集聚效应,支撑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基础设施建

新型城镇化-地方财政研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105194781
  • 文件大小66 KB
  • 时间2019-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