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李秋荣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一、(共18分,每题3分)(juān)刻机械(jiè)创(chuāng)痕矜(jīn)(yán)席浩淼(miǎo)提供(gōng)外强中干(gān)(luǒ)露脖颈(gěng)墙垣(yuán)积极参与(yǔ)(bō)落酝酿(niàng)模(mó)样悄(qiǎo),既没有对于商品领域假冒伪劣的那种人人喊打的声势,也没有穷追猛打的力度,往往不了了之。B.“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骇人听闻。,正以无所不为的勇气不懈行进在追求科学真理的征途上。,率先垂范,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风气得以改善。,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当上海的城市地图不断修订甚至达到每周均出新版时,它所显示的意义也就不言自明:这座大都市的变化太快太快。阅读王实甫的《长亭送别》两支曲子和范仲淹的《苏幕遮》词,回答5—6题。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词句子的赏析不正确一项的A.“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运用设问、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深秋景象勾起主人公的离别情绪。B.“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作者运用写实的手法,表现莺莺在感情折磨下身心交瘁,由爱生怨、由怨而恨、爱恨交加的复杂思想感情。C.“碧云天,黄叶地”从高、低两个角度描绘出一幅典型的秋景,表现了秋天的寥廓苍茫、衰败零落的特点。D.“黯乡魂”句意为因思念家乡而心神悲伤,化用了江淹《别赋》“黯然***者,惟别而已矣”的句子,强化了思乡之情。《长亭送别》与《苏幕遮》比较赏析,分析不当的一项A.《端正好》与《苏幕遮》的前两句均点明时令,高高的天穹里,云彩呈现出湛清的颜色,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败落的黄叶,从而点染出送别的凄凉氛围。B.《苏幕遮》的上阕收束由写景转到写人,由眼中所见写到目力之外,实中含虚,“无情”反衬出人的感情的深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流水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19-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