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荷塘月色教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注重朗读结合语境领悟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 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曾经品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父亲那臃肿而蹒跚的背影所承载的悲凉、惆怅与沉重似乎还沉积在我们心头。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河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月、心荷。(板书文题)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初步体味情感、感受画面2、学生自由朗诵全文,概括各段内容 学生交流后教师明确: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第2段     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第4段     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第5段     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第6段     写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三、找出全文的文眼,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1、全体齐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文眼并作分析明确:心里颇不宁静结合写作背景分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不加掩饰直抒出作者内心的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至于为什么有这种苦闷,说明当时朱自清先生的思想状况:朱自清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追求进步,痛恶黑暗的反动统治;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四、一二"政变,给他打击是沉重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笔是他寻求解脱的工具,《荷塘月色》是诞生是很自然的。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概括,浓缩他当时的心情是十分准确的。弄清这句的含义也有助于弄清他为什么要大写荷塘月色之美,要发思古之幽情了。2、第三自然段中“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明确: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3、默读全文,分析思想感情明确:①对黑暗现实不满——反映淡淡的哀愁 “幽静”“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蓊郁郁”加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者的眼中之景,结句虽然“月光淡淡”,并不尽如人意,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心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愁云。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得到淡淡的喜悦月下荷塘、塘上月色,既素淡宁静,又朦胧和谐③回到现实④对美好追求的寄托——仍是淡淡的哀

荷塘月色教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9-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