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及手法复位神经内科定义及发病情况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的眩晕发作,可见于良性位置性眩晕、血流障碍性疾病、脑干及小脑肿瘤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也是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的眩晕发作,为椭园囊变性的耳石进入半规管所引发,是一种具有自限性疾病,为良性过程,占位置性眩晕的绝大多数。**前庭神经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梅尼埃病迷路炎突发性耳聋伴眩晕前庭药物中毒听神经瘤双侧前庭病外淋巴漏上半规管裂综合征Hunt综合征周围性眩晕常见疾病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BPPV是发病率最高的眩晕性疾病之一,约占整个眩晕的1/3发病概况发病概况特发性(原发性):占50%~70%。症状性(继发性):多发生于梅尼埃病,继发性膜迷路积水、突聋、病毒性神经迷路炎,内听动脉缺血(如TIA、椎基动脉功能障碍)、偏头痛及头外伤等;也继发于中耳、内耳术后,电子耳蜗术后,耳毒性药物损害,耳硬化症,先天性内耳畸形,慢性中耳乳突炎,颈性眩晕等。偶见并发于糖尿病、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结节性多动脉炎及全身手术后。*解剖及发病机理球囊、囊斑及囊斑上的耳石在内耳中的椭圆囊和球囊上,都有一种感受直线加速度的结构,称为囊斑。它的表面有一层耳石膜,有很多碳酸钙的结晶,我们称其为耳石。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老年性的衰老、内耳供血不足、迷路震荡、中耳炎、耳部手术和前庭动脉前支阻塞等等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椭圆囊的囊斑发生蜕变,导致耳石脱落。**耳石脱落的机理①梅尼埃病、膜迷路积水致半规管扩张、囊斑扭曲、缺血而致损伤,使耳石脱落。②内听动脉缺血:各种缺血性脑病、偏头痛及颈性眩晕可致迷路缺血致囊斑损伤、耳石脱落。可单独发生,也可并发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病变,于是,可同时出现脑干缺血症③因头外伤、耳手术时内耳被震动致耳石脱落。④病毒性神经迷路炎,过去称为病毒性迷路炎、病毒性神经炎、耳蜗炎、前庭神经炎及前庭神经元炎。因病毒侵犯迷路引起炎症,使耳石脱落⑤偏头痛:BPPV患者中,26%为偏头痛所致。其发病机制可能为迷路血管痉挛致使耳石脱落。此种偏头痛的BPPV更常见于儿童。⑥颈性眩晕:颈椎病不能等同于颈性眩晕。颈部肌肉及肌腱,颈椎骨赘致椎关节僵硬而致变性病变,皆可压迫椎动脉。如原来存在血管狭窄或畸形,可使椎动脉血流障碍;如对侧椎动脉也存在血流障碍,则可导致脑干、迷路缺血,致耳石脱落。⑦耳石膜自身老化、退变至耳石脱落以上各种原因脱落的耳石进入半规管,可引发BPPV*半规管及壶腹嵴在内耳中,负责平衡的结构还有三个呈半圆形的半规管,它们同椭圆囊相通。半规管上感受平衡和运动的结构称为壶腹嵴,主要是感受旋转角速度。当耳石脱落以后,有可能掉到半规管内,甚至嵌顿在壶腹嵴上,这时如果患者坐起、躺下或者翻身转头的时候,耳石的移动就会刺激壶腹嵴,产生剧烈的天旋地转。*两种学说半规管耳石症壶腹嵴顶耳石症来自椭圆囊的耳石碎屑附着于半规管的壶腹嵴,或者嵌顿于半规管的短臂侧,导致壶腹嵴对重力的敏感性增加,当头位变动时,壶腹嵴移位,壶腹嵴的前庭毛细胞纤毛发生偏转,前庭兴奋性增加,在临床上诱发眩晕和眼震。耳石碎屑漂浮在半规管长臂的内淋巴中,当头部发生变化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耳石碎屑带动内淋巴的流动,继而使壶腹嵴发生偏转位移,诱发眩晕及眼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iaoshen1985
  • 文件大小6.35 MB
  • 时间2019-02-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