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章网络经济下的国际贸易.pptx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10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节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1、重商主义理论(1)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代表人物约翰·海尔斯:“我们必须时刻注意,从别人那里买进不超过我们出售给他们的,否则,我们将陷于贫困,他们将日趋富足。”主张“少买多卖”,严禁输出金银,通过贸易顺差,以积累货币。(2)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代表人物托马斯·孟:“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认为适当输出货币,可以增进出口,吸收更多货币。就像农夫播种一样,输出货币,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货币。但仍必须保持贸易顺差。2、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提出。认为:在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生产中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中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则两国在不同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如果两国根据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假定: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两种产品:小麦和布。再假定:产品质量无差异,但生产效率不同。绝对优势本国外国小麦(公斤/劳动小时)61布(码/劳动小时)45如果本国用6公斤小麦换外国6码布,,外国获利24码布或节约5小时劳动。意义:贸易由零和博弈变为正和博弈,是双赢。主张自由贸易。缺陷:如果某国另种产品均居于劣势,就不会有贸易发生。3、相对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提出。认为:在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两种产品生产均占有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均占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优势较大的产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分工和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比较优势本国外国小麦(公斤/劳动小时)61布(码/劳动小时)42本国具有绝对优势,但小麦6:1,布2:1,比较优势小麦>布,生产小麦。外国处于绝对劣势,但小麦为1/6,布为1/2,比较优势布>小麦,生产布。本国用6公斤小麦换外国6码布,本国获利2码布或节约1/3小时劳动,外国获利6码布或节约3小时劳动。解决了绝对优势的缺陷,但没有回答比较优势是怎样产生的问题。4、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认为:一个国家应当分工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通过分工和交换,各国的福利都会增加。假定:两种要素:K和L,要素可以相互替代;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其中本国K丰裕L稀缺,外国L丰裕K稀缺;两种产品:X和Y,其中X为K密集型产品,Y为L密集型产品。由于要素价格KA<KB,LA>LB则产品成本XA<XB,YA>YB即本国在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外国在Y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两国分工并交换。贡献:解释了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成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俄林二、标准贸易模型1、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既定条件下,额外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最大数量。例如:本国追加生产1公斤小麦,,。机会成本决定了生产可能性曲线,即一个国家在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所能生产商品数量的不同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表示在这一点上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1)机会成本不变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有固定斜率的直线,这样就会出现完全分工。布(码)小麦(公斤)本国的生产可能性外国的生产可能性机会成本不变(2)机会成本递增即额外生产1单位的一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生产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越来越大。原因:生产资源不同质,边际生产率递减。递增成本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凹向原点的光滑曲线。比较优势原理同样适用于递增成本情况,只不过最后不是完全分工,而是不完全分工。例如:国内小麦/布的交换比率为P1=,生产组合为S1点。但国外的小麦/布交换比率为P2=,生产组合为S2点。在开放经济的情况下,本国生产小麦的数量会增加,直至机会成本与国外一致为止。生产组合由S1移向S2,但不会到达S。外国也如此。最后出现不完全分工。

章网络经济下的国际贸易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355 KB
  • 时间2019-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