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适度强制性信息披露.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尽管目前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行管制已是国际通用的做法,但理论界对是否管制以及如何管制仍存在分歧。非管制论主张,上市公司完全可以自愿披露信息,无需强制性信息披露,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通信理论(signalling theory)与个人契约是构建非管制论的三大支柱。在非管制论的支持者看来,为有效履行受托责任、争夺市场资源及向市场传递良好的信号,上市公司会自愿披露绝大部分信息,至于不足的部分可通过个人契约方式加以弥补。然而管制论从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和会计信息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性质入手,认为需要通过管制,纠正市场失灵,消除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的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和会计信息质量的低下。深入进去,不难看出:两种主张既有可取的一面又有不足的地方,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维持资本市场的运作,因此有些学者折衷考虑,提出了能集两者之所长的“适度管制”观点。适度管制“要求规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最低程度,但会计信息一经披露,则必须具备规定的质量条件”。这是强制性的信息披露。但并无披露上限,上市公司也可依照需要自主披露信息,这属于自愿性信息披露。适度管制实际上是自愿性信息披露与强制性信息披露的有机结合,是两者在实现资本市场目标过程中的均衡。那么这个度是否存在?这个度到底有多大?是适度管制必须面对的难题。我们认为,这个度显然存在,这样说是有根据的。 ,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度是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相符合的结果。人们常常用“期望差距”来形容会计信息供需上的反差。上市公司作为会计信息的供给者缺乏披露信息的足够社会动机,会计信息的供给总体不足且面临萎缩;投资者作为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出于规避不确定的考虑,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欲望旺盛且不断膨胀,自然就形成了“期望差距”。要缩短或消除会计信息供需上的“期望差距”,理论上有两种方式:减少信息需求和增加信息供给。而强制性信息披露正是增加信息供给的一种形式。但我们认为这种理解过于偏颇。首先合理的“期望差距”是会计发展的内在动机,根本无法消除;其次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并非无止境,而且上市公司的信息供给也不能无限加大。这一切都规定了信息披露合理的度。强制过度将导致会计信息过量,强制不足将导致会计信息短缺,在会计信息的强制披露中,政府应考虑有效披露原则。首先,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并非无止境,信息披露过量就是绝佳的例证。(1)“投资者可以向投资公司、基金转让投资程序,或者向财务分析师转让部分乃至全部信息收集和处理过程”(威廉。,1999),从而减少对会计信息的直接需求。(2)并不是每个投资者都需要会计信息。投资者可分为四类:靠大众性公开信息交易者、靠专业性公开信息交易者、靠派生信息交易者、无信息交易者。后三者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这三种获取方式都无需公开信息披露甚至连会计信息都不需要。可见“期望差距”分析是基于假定所有投资者都是“靠大众性公开信息交易者”,当投资者的专业知识和素质提高时,会计信息的需求量随之减少。(3)不顾投资者类型、目的、素质、需求,一味要求强制性披露会计信息,无疑是浪费信息资源。个人投资者最关注企业现时的财务盈利能力,而机构投资者最关注企业的成长性。这表明,披露的会计信息并非都是投资者所需要的信息。更重要的是,绝

论适度强制性信息披露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世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