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来鹄诗作鉴赏.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来鹄诗作鉴赏生平简介来鹄(?—883),豫章(在今江西省南昌附近)人。咸通(860—873)年间举进士而不第。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其诗多描写旅居愁苦的生活,也有表现民间疾苦的人民性很强的作品。《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题庐山双剑峰来鹄倚天双剑古今闲,三尺高于四面山。若使火云烧得动,始应农器满人间。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军阀混战,农业生产荒芜,广大人民深受刀兵之苦。《题庐山双剑峰》虽为山水名篇,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要求阻止战争、发展农业生产的强烈愿望。这首诗巧借庐山双剑峰名字中的“剑”字进行形象生发、虚拟和演绎,从而创造了别具新意的艺术境界。诗的开头两句主要状摹双剑峰的奇姿异态。双剑峰“倚天”“高”耸,势凌“四面山”,可谓“英雄盖世”。一个“闲”字信笔迸出,则写出了奇峰无用武之地的愤恨。这两句虽经艺术想象把山峰比拟为“三尺”剑,但却始终没有离开“形似”二字。三、四句则不然,它是继第一次联想和想象之后的又一次大幅度腾跃。诗人循着铸剑的原料——铁再次振动想象的金翼,设想如果双剑峰真是铁铸的,那么,在农业生产荒废的情况下,这些用于征战的兵器就应该重新冶之于炉,制造出以利耕耘收割的生产农具,广散人间,发展农桑,振兴国家。诗人如此奇异的想象,如此奇妙的构思和境界,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化刀兵为农桑的美好愿望。在一首山水写景诗中能够巧妙地融入如此深广的社会内容,就足以显示出诗人那杰出的创作天才了。聂夷中诗鉴赏生平简介聂夷中(837—约884),字坦之,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一作河南(今河南洛阳市)人。出身贫寒。咸通十二年(871)登进士第。久滞长安,后授华阴县尉,仕途颇不得意。不知所终。其诗多为五言,尤工乐府,内容充实,多反映农民的痛苦生活,揭露封建统治者的***奢,语言质朴无华,深切动人。《全唐诗》录存其诗三十余首。咏田家聂夷中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咏田家》是聂夷中的代表作,也是晚唐诗歌创作中的艺术佳品。诗中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鲜明对比的表现手法,愤怒地控诉了形形色色的高利贷给唐末农民所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广大农民的深厚同情。诗的前四句为第一层,主要描写残酷的高利贷剥削给广大农民所带来的剜心割肉般的痛楚。“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写出了农民在青黄不接之时被迫借贷的悲惨境地。二月还未着手养蚕,五月稻子尚处青苗期,然而,贫苦的农民迫于生计,为济燃眉之急,竟不得不以未来的新丝、新谷作抵押,借上“驴打滚”的高利贷。“二”、“五”月极言时间之早,这么早就背上阎王债,足以说明农民已到了山穷水尽、骨枯髓干的地步。“卖”、“粜”状其只出不入,深刻反映了农民的辛酸血泪和无比痛苦。“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出高利贷吮血噬骨的残酷剥削本质。剜却性命攸关的“心头肉”以疗眼前毒疮,是迫不得已,其后果更是不堪想象。旧伤未愈添新伤,穷困伴着死亡行,这就是对当时广大农民濒临绝境的高度概括和生动写照。诗的后四句为第二层,主要是直抒胸臆,尽吐胸中块垒,表达诗人对解决正在激化中的社会矛盾的希望和设想,深寄对“君主”的讥刺之意。诗人把解决矛盾的希望寄托在“君王”身上,这反映出作者存在一定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是,也从另一个侧面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君王”所代表的个

来鹄诗作鉴赏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