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养气功治疗胃病的疗效观察).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养气功治疗胃病的疗效观察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临床上以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嗳气、泛酸、消瘦、贫血为特征。每遇饮食不佳或情绪波动则病情加重。属于中医的“胃脘痛”、“痞满”等病症范畴。本病发病率较高,呈慢性经过,病程较长,西医对本病无特效疗法,仅是对症治疗,治愈率较低。近来笔者采用气功针灸与养气功锻炼相结合的特医疗法,对105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105例患者中,男68例,女37例。年龄最大者57岁,最小者28岁,平均年龄49岁,病程最短者9个月,最长者15年。将105例患者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其不同临床表现,分为下属几个类型:1、肝胃不和型:28例。证见胃脘痞满,痛引胁肋,嗳气泛酸,时有呕恶,舌苔薄腻,脉弦。多于情志不舒时犯病。2、痰饮停聚型:25例。证见胃脘痞满,痛有定处,痛久拒按,呕吐痰沫,心悸,头晕目眩,舌苔白滑,脉滑。3、脾胃虚寒型:44例。证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遇热痛缓,食欲不振,大便溏薄,面色苍白,疲乏无力,舌淡苔滑,脉虚沉缓。4、胃阴不足型:8例。证见胃脘隐痛,烦热便干,口渴欲饮,面色无华,形体消瘦,食欲不振,舌质红,脉细数。二、治疗方法:1、针刺:(1)取穴:主穴取三脘、内关、足三里、内庭、胃俞。肝胃不和者加太冲、肝俞、期门、阳陵泉;痰饮停聚者加丰隆、脾俞;脾胃虚寒者加脾俞、三阴交、气海、天枢、公孙;胃阴不足者加脾俞、三阴交、太溪。(2)针刺方法:肝胃不和与痰饮停聚者用平补平泻法,脾胃虚寒与胃阴不足者用补法。针刺前先用左手剑指按于穴位处片刻,意念在剑指指端,尔后再将针刺入,并通过补法或泻法使其得气。每日一次,每次留针40分钟,十次为一疗程,间隔5日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2、灸疗:上述四种类型均灸三脘、神厥、气海。每日一次,十次一个疗程。3、养气功锻炼:以练“六字诀”为主,在全套练****的基础上,再加练“呼字功”12次,肝胃不和者再加练“嘘字功”12次。再辅以“调和脾胃,保健中宫”之锻炼。每套功法每天练****不可少于5遍,尤以清晨练功效果较好。三、疗效观察及治疗结果:在105例患者中,91例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X线、钡餐检查及活组织病理诊断等恢复正常),12例明显好转(临床症状消失,各种检查基本接近正常),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百分之九十八点一。四、典型病例:1、赵X:男,37岁,河北肃宁县农民。2001年3月15日来我校治疗。主诉患病已4年多,经肃宁县医院胃镜检查为慢性胃炎。证见脘腹胀满,胁痛,嗳气吐酸,食欲不振,情志不畅,苔薄白,脉弦。属肝胃不和型。针刺三脘、内关、足三里、内庭、胃俞、太冲、肝俞、期门。灸三脘、神厥、气海。每日一次。同时配合“六字诀”和“调和脾胃,保健中宫”之锻炼。治疗10次痊愈。1年后随访未复发。其他病例(略)五、小结(略)马孟昌马孟昌三合一特医疗法以养气功锻炼配合经络调理、气功针灸之三合一疗法,是马孟昌老师在继承其伯祖父马礼堂大师气功、中医针灸精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功、行医之实践经验,而总结归纳出的一套独具祖国传统医学特色、具有独特疗效的祛病健身之法—马氏特医疗法。该疗法以祖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调理,辨证论治”为总则,全面吸取了祖国传统医

养气功治疗胃病的疗效观察)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一叶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1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