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胸腺瘤切除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胸腺瘤切除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胸腺瘤切除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胸腺瘤切除术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是否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分为危象组(11例)和无危象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共发生重症肌无力11例(%),这与患者Osseman分型、病程过长、术前嗅吡斯的明>360mg/d、术前出现肌无力危象、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术后未早期应用血浆有关,而与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术后Masaoka分期、术后早期应用免疫球蛋白等因素无关;经过Logistic分析发现,术前Osseman分型(OR=,P=)、术前嗅吡斯的明>360mg/d(OR=,P=)、术后早期未应用血浆(OR=,P=)三个因素是患者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Osseman分型、术前嗅吡斯的明>360mg/d、术后早期未应用血浆是患者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的独立危险因素,胸腺瘤切除术后,早期应用血浆、合理采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剂量治疗、积极进行围术期呼吸道干预及治疗,是降低患者发生重症肌无力的有效途径。[关键词]胸腺瘤;重症肌无力;危险因素分析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为:由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对神经肌肉接头突出后膜产生作用,导致介导乙酰胆碱受体不再具有传导作用,进而引发肌肉疲劳无力。该症主要临床症状是骨骼肌无力且易疲劳。研究资料显示,10%-27%的MG患者合并有胸腺瘤,而10%-30%的胸腺瘤患者也合并有MG,可见,MG与胸腺瘤具有密切相关性[1]。目前,临床上治疗MG的方法主要是胸腺切除术,不过,研究者发现,MG患者行胸腺切除术后,能够并发MG。为了进一步探讨影响胸腺瘤切除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的相关因素,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65胸腺瘤切除术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总结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的相关危险因素。-2015年12月收治的胸腺瘤切除术患者,共65例,术前均诊断为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均在我院行胸腺瘤切除术治疗,其中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患者11例,为危象组,术后未发生重症肌无力患者54例,为无危象组。①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诊断标准:胸部CT或MRI和X线胸片见前纵隔肿块;具有典型肌无力症状,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增高;病肌疲劳试验呈阳性;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呈阳性;②采用Masaoka进行胸腺瘤病理分期[2]。Ⅰ期:肉眼所见,包膜完整,显微镜下包膜未受浸润;Ⅱ期:肉眼所见周围脂肪组织或纵膈胸膜受侵,或显微镜下见包膜受侵;Ⅲ期:肉眼所见邻近器官受侵犯,含大血管、肺、心包;Ⅳ期:胸膜或心包散播,或淋巴、血行转移。③按照Osseman分型标准进行重症肌无力分型[2]:Ⅳ型(晚期严重全身型);Ⅲ型(暴发型);ⅡB型(中度全身型);ⅡA型(轻度全身型);Ⅰ型,又称眼肌型。,包括性别、年龄、Osseman分型、Masaoka分期、MG病史及既往治疗史;统计患者术中手术和麻醉情况;统计术后APACHEⅡ评分、早期是否给予免疫球蛋

胸腺瘤切除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