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黑白印迹· 穿透岁月——又见凯绥· 珂勒惠支.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黑白印迹·穿透岁月
——又见凯绥·珂勒惠支
徐勇民
深秋傍晚,校园内。接曾梵志先生电话,说正在联系凯绥·珂勒惠支作品来我们的学院展出。
一群群学生在眼前来回走过。珂氏作品将要与这些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学生见面。想来,他们不一定熟悉这些作品,年轻学生眼里,她的黑白世界,已不再有对应的经验世界。这样一位以版画黑白手法作为表现眼中和内心世界的艺术家,曾经感动了中国几代艺术家,这种感动,又由于中国艺术家的作用,影响到了更多的中国民众。写中国现代艺术史,凯绥·珂勒惠支当是一个受到尊仰的名字。
提起凯绥·珂勒惠支,不能不想到的,却是另一个大名——鲁迅。
感谢鲁迅慧眼,在中国介绍珂氏作品,自费编辑她的画册,时间是1931年。欧洲并没有留下鲁迅的足迹,鲁迅却在形色多变的欧洲艺术界,选择介绍了一位女画家到相距万里的中国。
珂氏作品黑白两色,鲁迅眼中的中国,何尝不是黑白图像?反抗,不能仅是呼喊的口号。他当然看到了欧洲印象派的光影,当然也看到了西学东渐现代艺术形形色色。鲁迅太懂得中国了,他执意要抽丝剥茧,将人生有价值的一幕一幕撕开给人看。母爱,生命,死亡,抗暴……月份牌美人画的背后,生活中充斥着麻痹后的沉迷,视而不见的冷漠,魂不守舍的畏惧。
鲁迅知道珂氏作品,使人血脉贲张,摩拳擦掌,似反问,又似呼号,会激动中国艺术家——尤其是青年艺术家。以这般艺术表现形式,鼓唤民众与奴性作别,是再恰当不过了。人心相通,受压迫的民众,看见反抗的形象,便萌生反抗的联想;听见呐喊的声音,也一定会有呐喊的冲动。
珂氏作品真实可触,有饥寒的颤抖,血汗的腥燥。刻划之间,真实图像的力量,好比投枪匕首,击碎了令人厌倦的矫饰风格作品在人们眼中形成的屏障。大量的印制,使版画复制功能具有更为广泛视觉传播的可能。人们眼中的艺术形象,由小布尔乔亚的矫情晦涩,变为了社会广大阶层的直白通达,呼唤民众的声音由嚅嗫变为了激越。鲁迅选中了珂氏黑白版画,无异于选择了一颗抚慰中国民众悲天悯人的心。黑白版画拙劲的画面与红色五星的图形,一并留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中。
中国人素来尊崇对自己命运与生活产生影响的人物。1945年珂勒惠支77岁时,离开了人世。此时,世界上优秀的黑白版画,已经开阔了中国人****惯的审美视角,中国艺术家也懂得了在水墨韵致之外,黑白,还蕴有以刀代笔的力量。
珂氏黑白版画中一种挥写的力量,在时间流淌中绵延至今。人性的呐喊,母亲的呜咽和良知的呼吁——真实,一定会有感人的力量。这位有正义感的艺术家和她作品,被介绍到了另外一个需要她作品的国度,并被用于艺术形式与内容的解读,这中间没有任何理解上的障碍。作品的艺术渗透力,还改变着一个大国民众的审美甚至命运,显现出作者想像不到的作用。
真是要感谢鲁迅,他以另一国度的视觉艺术形象,赋以艺术形象“文以载道”、“披图可鉴”,做出了美术功能社会学的注释,普及着视觉艺术的多元样式,奠定了中国民众审美取向,培育出中国艺术家多样化的艺术手法。世界现代美术史中,这似乎是仅有的一例。我真想象不出没有鲁迅,今日中国版画会不会有如此广泛的社会认同审美基础。
1979年,珂氏作品第一次来到北京,如同她本人足迹踏上了中国。现在,已无法分清是她的作品回敬着中国对她的情感礼遇;还是我们认为开放了的大门,最好还是邀请一位熟悉的老朋友再使上一点劲,彻底推开。想来想去,这实在

黑白印迹· 穿透岁月——又见凯绥· 珂勒惠支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0856629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