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测报技术规范.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麦赤霉病测报技术规范1范围规定了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标、子囊壳成熟度和发生程度分级指标、菌源基数调查、病情系统调查和普查及预报方法等方面的技术内容。本规范适用于小麦赤霉病病情调查与预报。:以10%剑叶环露出为孕穗始期;50%剑叶环露出为孕穗期;80%剑叶环露出为孕穗未期。抽穗期:以顶部1-2个小穗抽出剑叶环为抽穗;10%的麦株抽穗为抽穗始期;50%的麦株抽穗为抽穗盛期;80%的麦株抽穗为齐穗期。开花:以麦株中部小穗花为开花;10%麦穗开花为始花期;50%麦穗开花为盛花期;80%麦穗开花为盛花未期。,共分5级 0级无病; І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的1/4以下;П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的1/4~1/2;Ш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的1/2~3/4;IV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的3/4以上。病情指数按公式(1)计算: ……………………………………………………………………(1)式中:I——病情指数;i——病情严重度级别;hi——各级病穗数,H——调查总穗数。,显微镜视野内大多数孢子的成熟程度为定级依据,共分4级: 0级子囊壳形成,但无子囊和子囊孢子; І级子囊期,压破只见棍棒状和菊花状簇生子囊,未见子囊孢子; П级子囊孢子期,子囊孢子分隔清楚,或子囊内有明显可辩的孢子;Ш级子囊孢子释放期,子囊壳体积大,易碎,内有大量子囊孢子,子囊壳表面常有灰色或粉红色粉末。(2)计算: ………………………………………………………………(2)式中:D——子囊壳成熟指数;m——子囊壳成熟度级别;Ym——各级子囊壳成熟度对应的病残体数(根);Y——镜检病残体总数(根)。,划分为5级,各级指标见表1。表1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级别指标12345最终穗发病率(%,Y)<Y≤1010<Y≤2020<Y≤3030<Y≤40Y>、孕穗期和始穗期各调查一次。调查田块稻麦轮作区,选择残留有稻桩的块田3块;华北、西北和东北等旱作地区,选择残留有玉米、小麦秸秆或病残穗的田块3块,进行调查。调查方法每块田调查50-100丛(株),分别检查稻桩、玉米或小麦秸秆等寄主残体上的丛带菌或株带菌情况,计算病残体带菌率。病残体带菌率由产生子囊壳的病残体丛或株数占调查病残体总丛或株数的百分率来表示,并按公式(3)计算加权平均病残体子囊壳带菌率:……………………………………………………………………(3)式中:L——加权平均病残体带菌率;l——某一类型田子囊壳平均丛或株带菌率;R——该类型田所占面积比率。调查结果填入赤霉病田间病残体带菌率调查表(见附录A表A1)。。,每类型田的总取样数应在10根以上,带回室内镜检。每根挑取子囊壳堆一角(包含里层和外层的子囊壳),放置在有水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压碎子囊壳镜检,判断子囊壳成熟度级别,计算子囊壳成熟指数。检查结果记入赤霉病子囊壳成熟度调查表(见附录A表A2)。,以空中孢子的相对浮游量来表示菌源量的多少。-30天,每天捕捉时间0:00-2:00,8:00时收片,傍晚装片。。。捕捉仪臂长15-17cm,,微型电动机转速为1500转/分。-,安装上转臂呈45°角,在回旋迎风面上均匀涂上白凡士林薄膜。,仔细盖上18mm×18mm盖玻片,用10×10倍带十字推进器的生物显微镜计,镜检18mm×18mm盖玻片上的赤霉病菌子囊孢子数量,镜检结果记入赤霉病菌空中孢子捕捉记载表(见附录A表A3)。 ,每日观察病穗始见期,始见病穗后,每3天调查一次,调查至病情稳定时止。 调查地点选择当地早播感病品种田1块,面积不小于667m2。有条件的可在大面积连片麦田内设立病情观测圃作为系统调查田。即栽种当地代表性品种2-3个,其中必须有一个感病品种,分早、中、迟三期播种,播期间隔10-15天,每个品种种植面积不小于60m2,生长期均不喷药防治。,即在其周围固定500穗,调查病穗数和病情严重度,

小麦赤霉病测报技术规范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425 KB
  • 时间2019-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