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道德回归生活文档.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回归生活的德育有何具体含义 张建平   为了摆脱知识性德育、灌输式德育在实践中的尴尬困境,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众多专家、学者提出了生活德育的构想,即德育起源于人们的生活,而且也应当回归生活,并认为这是学校德育范式的一个根本转换。笔者以为,回归生活的德育应具有以下的具体含义。回归生活的德育是一种体验式的德育  这里的体验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层,体验总是“我”的体验,总是“我”对当下生活情境的道德反思、道德领悟,体验要靠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人去践履,而不能只进行无关痛庠的道德说教;第二层,体验总是情感的共鸣、触动,因此,在学校的德育实践中,教师须创设多种感人情境以触动儿童内心的灵魂,诱发、唤醒他们独具一格的道德体验,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系统及价值世界。鉴于知性德育过度强调道德的教授性,将道德教育简单化为德目的灌输,有学者(如朱小蔓等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道德体验模式”,强调情感和认知的相得益彰。回归生活的德育是一种终身性的德育  向生活回归的德育贯穿人的一生,对德性完满的追求,是人终身的事业,任何指望通过某一时段的教育(如学校教育),就能一劳永逸地获取人生所需的知识、技能、品性的想法,已成为一种主观的臆断而不再奏效了。有谚语曰: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唯有道德完善、境界高远的人,才配享有天使的美名,而这需要人用一生的实践去磨砺,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德性境界的无限。在精神的圆融、道德的丰盈、境界的澄明过程中,人始终是一个未竟之人;人用其一生的旅程,不断地体验着生活,感悟着生命,不断地自我更新这里的开放性,主要指德育的手段而言。生活本身是多姿多彩、异彩纷呈的,回归生活的德育也理应如此。道德教育须采用各种方法、手段,使受教育者在生活世界的全方位熏染中,实现人生境界的提升和超越。开放性的德育意味着,学校不仅要通过专门的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直接的道德教育,还要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实施间接的道德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校的生活过程,更要向整个社会生活回归。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任务,也是政府、家庭、大众传媒和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回归生活的德育是一种实践性的德育  因为只有当个体亲自欣赏他为之而努力的目的,并满腔热情和饶有兴趣地为这些目的而工作时,个体才是在身体力行道德生活。需要强调的是,回归生活的德育也不是无条件地迎合生活,而是“高于”生活。德育“回到”生活,从而找回知识性德育、科学性德育所丢弃的生活精神,这才是德育回归生活的目的。道德是为人的生活、为人能体验幸福而存在的,而非人为道德存在,为道德而道德。(作者单位:曲阜师范

道德回归生活文档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水中望月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9-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