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鲁东南地区龙山化时期的种植业结构初探.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鲁东南地区龙山文化时期的种植业结构初探一、自然地理概况鲁东南地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行政区划包括临沂市、日照市。该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东缘、鲁中南山地丘陵的东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蒙山、沂山均呈西北――东南向延伸,山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区内最高点为蒙山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m,为山东第二高峰。该区地貌复杂、类型多样,有中山、低山、丘陵、山间平原和盆地以及沂沐河冲积平原等多种类型。根据地貌组合特点,可以分为三个地貌区即西北部山区,也就是沂蒙山区,主要地貌类型为中山、低山丘陵及山间平原、山间盆地等;沐东丘陵区,分布于沐河以东,主要为砂石丘陵,局部有起伏较大的低山,如莒南县的马鬃山,海拔662m;中南部为沂沐河冲积平原,自北而南随着地势的逐渐降低,平原宽度逐渐增大,海拔高度由北部的150m降至南部的50m以下,宽度也由北部的7km增至南部的50km以上。区内河流主要有沂河、沐河,两河并行南流,形成著名的“姊妹河”。鲁东南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具有气温适宜、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特点。℃~℃之间,一般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10℃积温4100℃~4500℃,年日照时数在2400~2600小时,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是山东省降水最丰沛的地区,地域分布特点是: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平原多于北部山区,中部多于南北两侧,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该区地貌复杂,成土母质类型多样,地带性土壤是棕壤和褐土,另外还有潮土、砂姜黑土和水稻土。其中潮土、砂姜黑土和水稻土分布在沂河、沐河等河流的沿岸。二、新石器文化概况鲁东南地区是山东史前文化遗址分布最多,古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一地区进行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研究工作,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达几百处之多,文化内涵丰富,出土了大量的遗迹遗物,其反映的文化面貌,既有与山东其他地区相同的特点,又存在着独特的历史文化面貌(1)。苏秉琦(2)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以长城为重心的北方地区;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豫晋陕相邻地区为中心的中原;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湖北和临近地区组成的西南部;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鲁东南地区作为以山东为中心的海岱历史文化区(3)的一部分,其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与海岱地区相一致,成为全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最为完整的区域(4)。从目前看,本区从新石器时代中后期的大汶口文化经龙山文化到岳石文化,古文化发展序列十分清晰完整。大汶口文化是以泰山、鲁山、沂山为发源地,以沂、沐、淄、潍、汶、泗等流域为主要分布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其分布范围在晚期全盛时期,包括了山东全省、苏皖两省淮河以北和豫东广大地区。据C14测定,大汶口文化的年代为距今6100~4600年,前后共延续了1500年。大汶口文化由北辛文化发展而来,学术界将其划分为早、中、晚三期即早期以苏北刘林墓地为代表,年代距今6100~5500年;中期以大汶口墓地早、中期为代表,年代距今5500~5000年;晚期以大汶口墓地晚期为代表,年代距今5000~4600年(5)。山东龙山文化是由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始于公元前2600年,亡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经历600年。是我国新石器晚期

鲁东南地区龙山化时期的种植业结构初探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40122949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9-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