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夜归鹿门歌 0101 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夜归鹿门歌》教案2《夜归鹿门》教案  Ⅰ、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造背景和创造目的。  2、味诗歌,并背诵全诗。  3、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2、过诵读,了解诗歌情感,并背诵。  3、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然孟浩的“隐逸超脱”的情感  2、诗歌宁静清幽的艺术境界。  Ⅱ、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作者和孟浩然的生平,结合课文评价作者的写作意图。   难点:理解文中的引文和引诗,感受孟浩然巨大的人格魅力。  Ⅲ、课时安排:1课时  Ⅳ、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它的题目叫什么?它的作者是?你可能记不准,一时说不出来,但同学们一定不会不记得这首诗!有谁不是从小就背诵这首诗的呢?  孟浩然,就是这样一位悄悄走进你的童年的诗人,甚至于是终生与你相伴的唐代诗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童年旧梦,再次走进孟浩然的世界吧。  二、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作者简介:  然孟浩(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十岁那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贬荆州刺史,孟浩然曾应辟入幕,不久辞归家乡,直至去世。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孟浩然诗歌的语言,不钩奇抉异而又洗脱凡近,“语淡而味终不薄”(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他的一些诗往往在白描之中见整炼之致,经纬绵密处却似不经意道出,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功力。例如他的名篇《过故人庄》:   2、背景介绍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3、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①、学生朗读、背诵诗歌。  ②、看注解,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③、讨论: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歌内容  ①、读并分析第1句  师: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   明确: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②、读并分析第2句  师:这种比照暗示着诗人和世人的选择不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什么?  明确: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

夜归鹿门歌 0101 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水中望月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9-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