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儿药液外渗常用的处理方法.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概述静脉输液是人在患病时到医院就诊治疗期间一种有效的常用的给药途径,但由于小儿年龄小,不能配合;加之血管直径细、脆弱、弹性差以及心理恐惧,害怕等特点,在输液过程中不易合作极易导致药物发生外渗。药物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药物或刺激性药物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药物渗出可分为:0级:没有症状1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小于1英寸(1英寸=),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在1-6英寸之间,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3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大于6英寸,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4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可凹陷性水肿,皮肤变色、有淤伤、肿胀,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大于6英寸,循环障碍,中等到重等程度疼痛,任何容量的血制品、刺激性、腐蚀性液体的渗出。我国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规定在治疗过程中因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如果***大于体表面积的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的5%就属于四级医疗事故。护士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巡视,加强防范。 一旦发生药液渗漏,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外渗液体为普通液体时,如抗生素、盐水、糖水且肿胀不明显时,首先尽量从套管针内回抽液体、药物,然后经予拔出留置针(如果局部皮肤张力较高,也可先用适当的拮抗药如硫酸镁外敷,待张力减轻后再拔针,以免造成皮肤撕破伤),并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在第一个24小时内持续湿热敷患处,对早产儿慎用冷敷,以免影响血液循环甚至造成寒冷损伤综合征。外渗液体为脂肪乳、血液制品、刺激性、腐蚀性液体时,肿胀明显,皮肤颜色红润未发生变化时,首先尽量从套管针内回抽液体,药物,然后经予拔出留置针,充分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穿刺减压使外渗液体流出,减轻间室内压,并用硫酸镁外敷并抬高患肢。立即报告护士长及医生并严格交接班。所有与外渗有关的情况都应该被记录在病人的护理记录单及病历中,并填写不良事件报告单,且及时与家长沟通。硫酸镁湿敷的方法:硫酸镁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化合物。高度溶解于无机溶剂,如水,也特别容易溶于甘油和酒精等有机溶剂。pH值范围:硫酸镁溶液不是酸性,。硫酸镁易溶于水,内服不易吸收,外用湿敷则具有消炎退肿的作用。临床上当小儿在输液过程中发生药物外渗时就经常用它来湿敷药液渗出处。经过多年临床总结,现将常用且有效的几种湿敷方法告诉大家:第一种:取制备的50%硫酸镁溶液加热至40℃左右,浸泡纱布块,取出后稍拧干(以不滴水为度),敷盖在患处,再覆上一层塑料薄膜,还可再用热水袋按压以加强保温。第二种:用湿毛巾最好是纱布折叠,把液体的硫酸镁倒在薄的内层,将薄的那层敷在患处,外面用热水袋或矿泉水瓶子加热。等水稍凉,可以把上层的纱布揭开,直接在薄的内层继续加热。第三种:冷敷时直接用硫酸镁溶液贴敷患处。外敷的时间每次15分钟左右,每日外敷的次数根据硬结大小及炎性反应轻重而灵活掌握,硬结范围小者治疗效果好。第四种:首先于外渗局部涂薄层的凡士林,范围稍大于热敷面积,将4-6层纱布用40℃50%硫酸镁溶液浸湿后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宜)敷于外渗肿胀处,外用一层塑料薄膜包裹并固定,用一次性橡胶手套装入35-40℃热水,扎紧口,覆盖在塑料薄膜上(局部温度降低时两只手套交替使用);每次15-20min,直至红肿消退、疼痛减轻。

小儿药液外渗常用的处理方法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409 KB
  • 时间2019-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