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鱼病毒性皮肤病汇总分析-鱼药批发.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通常由成群的球状病毒颗粒感染所致。病症早期病鱼体表出现乳白色斑点,以后变厚、增大,形成表皮的“增生物”。色泽由乳白色逐渐转变为石蜡状,长到一定程度后自行脱落,但又会重新长出。当“增生物”数量不多时,对病鱼无多大危害。如蔓延到鱼体的大部分,就严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消瘦,并影响亲鲤的性腺发育。痘疮病流行情况此病不常见,只有鲤鱼对这种病较为敏感,流行面不广,危害性不大。防治方法(1)将病鱼放到含氧量高的清水或流水中饲养一段时间,体表的“增生物”会逐渐脱落转愈。(2)~1克红霉素全池泼洒,对治疗痘疮病有一定的效果。。病毒初步诊断为鲤春病毒。细菌主是点状产气单胞菌。病毒是原发性病原,细菌是继发性病原,不利的环境因素是催化剂。病症(1)急性型:患病初期的病鱼皮肤和内脏有明显的出血性发炎,皮肤红肿,身体的两侧和腹部由于充血发炎,出现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浮肿红斑;鳍的基部发炎,鳍条间组织破坏,形成“蛀鳍”,肛门红肿外突,全身竖鳞,鳃苍白,全身浮肿;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行动迟缓,离群独游,有侧游现象,有时静卧水底,呼吸困难,不食不动,最后尾鳍僵化,失去游动能力,不久死亡。急性型的病鱼一般2~14天即可死亡。(2)慢性型:开始皮肤表层局部发炎出血,表皮糜烂,脱鳞,而后形成溃疡,肌肉坏死,邻近组织发炎,呈现红肿,有时局部竖鳞,鳍充血,有自然痊愈的,也有因此而死亡的。慢性型发病过程长,可拖至45~60天或更长一些时间。死亡之前,常伴有全身水肿,腹腔积水,眼球突出,有的出现竖鳞。流行情况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水肿病的发生,主要在危害2~3龄鲤鱼,在鲤鱼产卵孵化季节,最为流行。病鱼池的鲤鱼因该病死亡率可达45%,最高达85%,成鱼饲养池的鲤鱼,死亡率也可达50%以上。上为健康鲤鱼中为急性型病鲤(示全身红肿、竖鳞)下为慢性型病鲤(示溃疡痊愈后形成的疤痕防治方法(1)严防鱼体受伤,受伤鱼不能用作亲鱼,更不要将受伤鱼和健康鱼一起混养。(2)产卵池要挖除污泥,并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消毒。(3)每立方米水体用***霉素50克,浸洗病鱼24小时。(4)对患病鲤鱼,每尾体重150~400克个体,注射土霉素3毫克。(5),,连喂8天。(6)用1/20000的高锰酸钾涂擦患处,以加速伤口愈合,减少细菌感染。(三)。虫体侧面观呈卵形或椭圆形,腹面观呈汤匙形。腹面有1条纵的口沟,从口沟端长出2条大致等长的鞭毛。圆形胞核位于虫体中部,胞核后有1个伸缩胞。病症鱼波豆虫是侵袭皮肤和鳃的寄生虫,当皮肤上大量寄生时用肉眼仔细观察,可辩认出暗淡的小斑点。皮肤上形成一层蓝灰色粘液,被鱼波豆虫穿透的表皮细胞坏死,细菌和水霉菌容易侵入,引起溃疡。感染的鳃小片上皮细胞坏死、脱落,使鳃器官丧失了正常功能,呼吸困难。病鱼丧失食欲,游泳迟钝,鳍条折叠,漂浮水面,不久便死亡。患病的草鱼种(示体表盖了一层淡蓝色粘液感染区充血)流行情况此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现

鱼病毒性皮肤病汇总分析-鱼药批发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水中望月
  • 文件大小111 KB
  • 时间2019-05-24